油糕记

2025年11月24日 11:18 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文学杂谈   作者:

人在兰州出差,和一位报社的朋友聊天,偶然发现我们两人竟同为山西人的后代,且都酷喜面食,一边畅聊熟悉的各种面食,一边沉浸在对家乡的回忆中,其间,让大家产生共鸣最多的竟是油糕。

如果把山西面食比作中华美食的一座大山,那么油糕就应该算是最高峰了。三晋大地,皆擅治糕。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却孕育出油糕这种金黄灿烂的圣物。每逢祭祀之日,农家灶间升腾的热气里,总能看到油糕的身影。它们被精心摆放在供桌上,供奉天地神灵,祭奠先祖亡灵。那金灿灿的色泽,仿佛将高原上最珍贵的阳光都凝聚其中,成为连接凡尘与神圣的媒介。

油糕之于山西人,是刻在骨子里的眷恋。我曾见过乡间吃糕的场面。刚出锅的油糕盛在粗瓷大碗里,人们围坐一圈,咬开的刹那,热气裹挟着糕香扑面而来。汉子们吃得额角冒汗,妇人们小心吹着气,孩子们早已馋得踮起脚尖。那筋软细腻的糕体在唇齿间缠绵,特殊的面香让人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地下箸。

油糕的魂灵,藏在黄土高原的作物里。黄土高原虽然贫瘠,却是黄米和小米等谷物的故乡。油糕是用黄米面经过蒸炸而成。制作油糕本身就是一场民俗表演。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被尊称为糕匠,谁家有红白喜事,总要请他们来“领军担纲”。糕匠不算职业,没有固定报酬,宴席散后,得一瓶酒、几盒烟,外加数十个油糕,便是最体面的酬劳。

2011年,我在灵石县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值冬至,当地有冬至吃糕习俗,恰好经过一人家,见一位老糕匠正在做糕。他选一间厢房作厨房,起灶安锅,白毛巾往肩上一搭,便开始糙糕面——给糕面里拌水,搅拌搓擦成半干不湿的状态。蒸锅水沸时,他手法娴熟地撒放糕面,蒸汽升腾中,如腾云驾雾的神仙。待糕面蒸熟,最精彩的撞糕环节开始了。老糕匠脱去上衣,赤膊上阵,双手蘸凉水快速收拢面团,用力搋薄后圈成圆柱状,高举过头狠狠摔在枣木糕案上。“嗨!嗨!”的发力声伴着巨大的撞击声,极有观赏性。不经过这般摔打,炸出的糕便少了那份筋软。

炸糕时,将撞好的面团搓成胳膊粗的条,撅成拳头大的剂子,蘸了焦糖色下油锅。刚炸出的油糕金灿灿的,浑身起泡,外焦里绵,乡人呼之为“碴儿糕”。宴席上总要先炸一盆,取几个供奉神位后,让帮忙的人先打尖。吃碴儿糕的人姿态各异,有的用筷子夹了歪头去咬,有的直接用手举在空中,仰脸相迎。若遇上害牙病的,总有人“殷勤”地递糕开玩笑:“吃一个吧,香得很!”被戏弄者一手捂脸,一手捏拳要打,众人便哄堂大笑起来。

山西的油糕有百般花样。忻、定、原一带多做实心糕,是最古老的吃法,有种原始的美感。不经炸的糕叫“素糕”,就着烩菜吃,是雁北人的风俗。忻州西八县则多包馅糕,豆馅、糖馅、菜馅,各具风味。至于晋南的白面油糕,老晋北人笑称其是“山寨版”,言语间透着对黄米油糕的自豪。

在晋西北,无论婚丧嫁娶、升官发财、粮食丰收、商号盈利、生日满月都要吃糕。糕被赋予了高升、发财、降福的寓意,成为喜庆的象征。唯有死于非命、子女夭折时忌讳吃糕,这种禁忌反而衬出油糕在吉庆场合的神圣地位。

如今,机器磨面代替了石碾,煤气灶取代了柴火灶,但山西人做油糕依然恪守古法。因为人们知道,有些味道是机器复制不来的——那是黄米在石碾下缓缓绽放的香气,是柴火在灶膛里跳跃的温度,是糕匠赤膊撞糕时的汗水,更是千百年来在这片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

这些年,我也走过不少地方,尝过各地美食,却总惦记着家乡的油糕。它不像南方点心那般精致,也没有西洋糕点的花哨,就是朴朴素素的一块,却承载着黄土高原的魂灵。油糕的滋味,说到底是生命的滋味。从一粒黍种到满田金黄,从脱壳碾米到蒸炸成糕,整个过程就像晋北人的一生,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那些做糕的、吃糕的、供糕的人们,其实都是在用最虔诚的方式,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

也许有一天,传统的糕匠会渐渐老去,但油糕的香味一定会飘得更远。因为它不仅是晋北人的圣物,更是中国人食物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金黄的油糕出锅,那升腾的热气里,映照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改变的对土地的眷恋,对生活的热望。

油糕之味,至朴至真。它就像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看似粗糙,内里却藏着最柔软的深情。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