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 丹柿香
2025年11月10日 11:28 7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文学杂谈 作者: 张念

老舍故居
家住北京东城,靠近老舍故居——丹柿小院,闲来无事,就会带着一份闲适的心情去小院里逛逛。小院不大,如同一颗温润的珍珠,镶嵌在繁忙热闹的灯市口大街旁,静静地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这里没有过分的喧嚣,只有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与雅致,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韵味。
小院正对着灯市口大街,可大门却是左转,绕进丰富胡同。大门是常年敞着的,走进小院,就能看到老舍先生的半身像,和几株历经风霜的柿树。老树从容不迫的样子,守望着这片土地上的四季更迭。春天,它们抽出嫩绿的新芽,为小院增添一抹生机;夏日,浓密的树荫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一片凉爽的庇护;秋风起时,满树的柿子由青转红,如同点点灯笼,照亮了小院的一角,也映红了游人的脸庞;而到了冬日,虽无繁花似锦,但枝头挂着的残雪,又别有一番景致。走进屋内,似有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那是书籍与时间的味道,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想要细细品味这份宁静与安详。
小院名曰“丹柿”,都知是老舍夫人胡絜青所起。当年,她曾在小院里亲手种下两株柿子树。每到秋日,桂花飘香的时候,柿子也添了颜色,几阵秋风刮过,“墙头累累柿子黄”,秋景愈发浓了。
我爱吃脆柿子,每当秋风渐起,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泛起对那脆甜滋味的无限向往。小时候,在南方老家的那些日子,是我与柿子不解之缘的开始。那时,每逢金秋时节,一个年长我几岁的表哥总爱带着我,穿梭在村后的柿子林中。那些高大的柿子树,如同守护神一般,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枝叶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宛如一盏盏小巧玲珑的红灯笼,将整个村庄装点得热闹非凡。
表哥身手敏捷,噌噌两下便攀上了柿树,我则站在树下,满心期待地仰望着他。不一会儿,一个饱满的柿子便落入了我的手中,还带着树叶的清新芬芳。我迫不及待地在衣服上胡乱蹭了蹭,便送入口中。那一刻,脆甜的汁液在舌尖绽放,仿佛整个秋天的甜蜜都凝聚在了这一个小小的果实里,让人回味无穷。
乡下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上几株柿子树。秋天一到,这些树便成了村子里最亮丽的风景线。门前屋后,柿子挂满枝头,红彤彤的,煞是好看。孩子们会围着树转,眼巴巴地盼着它们快些成熟。大人们则笑着,偶尔摘下一个熟透的柿子,递给眼巴巴望着的孩子,那份温情与满足,至今仍温暖着我的心房。
除了直接食用,硬柿子还有另一种吃法—— “揽柿子”,即是把柿子放进米糠里捂熟。只需短短几天,原本生涩的柿子便能变得脆甜无核,口感极佳。每当这个时候,家里总会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甜丝丝的气息,那是柿子与米糠交织的味道,也是秋天独有的味道。
当然,柿饼也是老家人钟爱的美食之一。每到深秋,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制作柿饼。经过长时间的晾晒和霜打,柿饼表面会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白粉,那便是柿霜。舔一下,甜丝丝的,据说还能治咳嗽。然而,柿饼虽好,我却总是吃不了多少,因为它的甜度太高,咬上两口便觉得有些腻味了。但那份甜蜜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深秋的早晨,一场大雾之后,老家院子里的柿子便像是被涂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霜含柿子鲜”,这句俗言果然不虚。此时的柿子,已经熟透了,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妈妈每天都会摆上几只在回廊的石台上,轻轻一捏,便能感受到果肉的柔软。水龙头下冲冲,撕去薄皮,便可以大快朵颐了。那软核橘瓣部分,无籽且软骨般的脆,咬在嘴里咯吱作响,甘甜多汁,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地吃起来。吃完之后,脸上总会留下斑斑点点的果汁痕迹,活像一只小花猫。
柿子不仅美味可口,其文化底蕴也颇深厚。浙江浦江上山出土的柿核见证了柿子悠久的历史渊源。《礼记·内则》中便有关于柿子的记载,足见其在古代宫廷中的珍贵地位。而梁简文帝的《谢东宫赐柿启》更是将柿子的美味描绘得淋漓尽致:“悬霜照采,凌冬挺润,甘清玉露,味重金液。”
因“柿”与“事”谐音,柿子在民间常被赋予喜庆吉祥的寓意。在婚俗中,柿子更是必不可少的祥果之一,寓意着万事如意、事事顺心。每当秋季稻熟之时,田间地头忙碌的人们总会抬头望向那些挂满枝头的红柿子,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深秋时节,一个周末的午后,夕阳西下的时候,我走进丹柿小院,只见余晖洒满小院,整个空间都被染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色,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我望着树上红彤彤的柿子,往事如烟,似乎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只想沉浸在这份甜蜜和宁静之中……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