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居】巡察工作应准确把握好几个关键词

2025年08月14日 13:12 14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文学杂谈   作者:

开展巡察工作有利于发现被巡察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利于推进管党治党标本兼治。在巡察工作中,准确把握“政治监督、发现问题、巡言巡语、同题共答”4个关键词,是提升巡察质效的核心。笔者结合参加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巡察组工作体会和落实巡察办安排部署,就如何做好巡察工作,谈几点思考。

政治监督:巡察的根本定位

政治监督是巡察的本质属性,强调从政治高度审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两个维护”,是否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党委(党组)是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一是巡察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政治巡视,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全面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这深刻阐述了巡视巡察工作的政治高度、政治要求和政治定位,是党的巡视巡察工作的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员巡视工作条例》明确要求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实现巡视全覆盖。铜陵有色集团认真贯彻中央、安徽省委巡视巡察上下联动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巡察全覆盖,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开展监督检查的重要标尺,自觉把聚焦点、着力点放到被巡察党组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上。

二是巡察要避免进入业务检查的误区。巡察是“政治体检”,不是业务检查,更不是案件审查,绝不能将巡察与检查督办、监督执纪问责混为一谈,不能等同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巡察就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目的,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根本途径,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障,要善于从业务看政治、从现象看本质、从问题看责任,着力发现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把发现的问题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联系起来,找到政治意识上的差距。

三是巡察要突出重点,紧盯“关键少数”。巡察的对象是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监督重点是“关键少数”中的“少数关键”。巡察要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监督,重点对照检查其对党忠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对反映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形成专题材料。巡察要严格区分组织责任与个人责任、“一把手”责任与分管领导责任、下级责任与上级责任、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的关系,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审慎稳妥反映“一把手”情况。

发现问题:巡察的生命线

巡察工作的16字方针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巡察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发现真问题、真发现问题,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揭示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首先,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核心任务。始终把发现问题作为巡察监督的首要职责、基本职责,把发现领导干部问题线索作为重要任务,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有重大问题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如实报告是渎职”观念。作为巡察干部,一方面,要善于在巡察实践中提升政治判断、业务洞察力和群众工作能力等,持续锤炼巡察干部的“火眼金睛”和“绣花功夫”,才能正确运用好规定和赋予巡察组的工作方式和权限,精准发现问题;另一方面,要优化方法路径,提升发现问题的“准度”与“效率”,做足“巡前功课”,除了按照培训的程序,在常规检查过程中全面收集被巡察单位的问题线索,更要聚焦“重点领域”,在面对错综复杂、堆积如山的业务资料中,精准勾勒“问题画像”,锁定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

其次,科学精准定性问题的性质是巡察工作的关键。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多为两大类:一种是可归类为“四个落实”方面的问题,要清晰说明认定问题的党纪法规或政策依据,区分“不作为”与“不会为”、区分“失误”与“失职”,不能把一般性的工作失误作为政治问题给被巡察单位扣“大帽子”,也不能把政治意识、政治敏感性不强的问题,写成一般性的业务问题;另一种归类于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违法线索,应进行深入了解,从政治、责任和性质可确立为问题线索,巡察问题线索分为建议参考类、建议了解关注类、建议进一步了解关注类。在工作中要按规定、按步骤,确保巡察问题线索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和跟踪,切实提升巡察监督质效,提高巡察工作震慑力。

再次,推动解决问题是巡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发现问题目的是解决问题,目标是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现问题不解决,比不巡视的效果还坏,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关键要在整改上发力。”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要增强抓好巡察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落实整改的具体行动上,聚焦聚力推进解决问题。针对面上归类于“四个落实”方面的问题,要制订整改方案,在规定期限内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全面整改。对于归类于问题线索方面的问题,巡察干部要精准掌握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的类型,把握好问责范围,并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按步骤及程序分类处理或移交问题线索,实事求是向纪检监察机关提出巡察建议。

巡言巡语:巡察的专业表达

高质量巡察最直观地体现在巡察报告中。有的巡察报告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发现了不少问题,但读起来总是缺点“味道”。因此,在写巡察报告时,要善于运用“巡言巡语”,更好地写出巡察报告的政治味,更精准地传达巡察要求、聚焦问题本质,并体现巡察工作的政治性、规范性和专业性。

“巡言巡语”特指巡视巡察工作中使用的规范表述,巡察组撰写巡察报告要善于从各种业务问题的表象中条分缕析、追根溯源,找到政治端倪,强调政治监督定位与问题发现逻辑。巡察报告中常见问题有:被巡察单位业务方面的问题,甚至是档案管理、会议记录不规范方面的问题流水账。如果被巡察单位存在业务管理混乱、行政工作落后、制度执行不严、服务大局被动等问题,就要查找并善于运用“巡言巡语”规范表述该单位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组织力、影响力和战斗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被巡察单位财务把关不严、违规问题频发、内部制度缺失等问题,就要查找并善于运用“巡言巡语”规范表述为被巡察单位在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方面存在的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

“巡言巡语”不仅规范了巡察工作的表述,也强化了巡察的政治属性和问题导向,有助于提升巡察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实际运用中,巡察干部需结合具体巡察任务灵活调整,确保语言精准、表述规范、效果突出。

同题共答:巡察的协作逻辑

自觉接受党内监督,配合完成巡视巡察工作,是各级党组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巡察是巡察组与被巡察党组织共同的政治责任。

一要思想认识统一。巡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更是帮助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履行政治责任、理顺工作机制的现实需要。被巡察单位要切实破除“巡察是在找茬”的误区,摒弃“讳疾忌医”的思想,把接受巡察当作一场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政治体检”,帮助干部“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巡察机构也要本着党对干部严管厚爱的初心,坚持同题共答的正确定位,坚决防止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心态,以平等互爱的党内同志关系开展巡察工作。

二要履职行动同步。高质量完成巡察工作是“巡”与“被巡”双方共同的政治责任,巡察组必须要按照巡视工作条例及相关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对照责任清单客观公正,履职尽责。因巡察需要补充材料,要按程序向被巡察单位提供材料清单,给对方留足准备时间。被巡察党组织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资料清单如实提供有关材料,真实反映工作情况,既不夸大成绩、也不回避问题。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配合巡视巡察工作,实事求是反映问题。

三要问题定性互通。巡察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往往较为复杂,一些表象问题背后隐藏着失职失责、制度漏洞等深层次问题,需要用政治的眼光来“由表及里”“以下看上”,认真甄别,加强研判。巡察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涉及党政主要负责人、不影响案件查处的一般问题,及时与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沟通交换意见,确保反馈的问题定性准确、客观公正,被巡察单位满意、服气。被巡察党组织也要有“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勇气,勇于承认存在的问题,勇于承担整改的责任,坚决防止将巡察组反馈指出的问题“全盘否认”,推得“一干二净”。

综上所述,在巡察工作中,政治监督是灵魂,贯穿其他3个环节,发现问题是政治监督的落脚点,巡言巡语是政治监督和问题表述的载体,同题共答是实现政治监督目标的工作方法。通过四维联动,既揭示政治偏差,又推动问题解决,死死盯牢“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这个终极目标,使巡察真正成为党内监督的“前哨”、发现问题的“尖兵”、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