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居】铜陵有色集团纪委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探索与实践
2025年07月21日 11:17 68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综合时讯 作者: 马巧真
当前,全国正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安徽省属国有企业,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陵有色集团”)业务涵盖采矿、冶炼、房地产、招投标等多个领域,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监督任务繁重,由此产生的作风问题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
2023年以来,铜陵有色集团纪委共查处“四风”问题15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一是违规吃喝问题突出,包括超标准接待、违规饮酒以及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二是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主要表现为接受合作单位赠送的礼品礼金和婚丧喜庆事宜中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金;三是公车私用现象频发,既有领导“顺道”搭乘公车上下班,也有直接安排公车接送的情况;四是公款购烟问题时有发生,主要用于客户关系维护和公务接待;五是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出行、食宿等活动。这些违纪行为形式多样,究其根源,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不深入,党纪意识淡薄,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为“小问题”无关紧要,最终导致违纪行为的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铜陵有色集团纪委紧跟党中央和安徽省纪委监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工作部署,坚持将学习教育、监督检查、纪律查处、警示震慑相结合,持续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查处力度,努力达到“查处一例、警示一片”的教育作用。
以学习教育为基,固本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思想决定行动,标准决定高度。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铜陵有色集团纪委坚持以学开路,夯实信仰之基、锤炼政治品格,坚持学在日常,利用每周三的学习会,跟进学习党中央、安徽省委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等,认真学习相关纪律处分条规,深刻领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不断加深对党中央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为查摆问题和专项整治奠定思想政治基础。
以监督检查为盾,筑牢防线。监督检查作为执纪工作的前端环节,是防护,更是屏障,它承担着发现问题、防范风险、夯实执纪基础的重要作用,只有前端的监督检查精准有力,后端执纪才能有的放矢。近年来,铜陵有色集团纪委始终坚持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纠“四风”树新风作风督查;聚焦公车使用、违规吃喝、财务管理、招标投标等问题易发、多发领域,严查严处、快查快处。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铜陵有色集团纪委深入开展违规吃喝和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工作专项督查,通过日常监督、机动督导、联合督导等方式,对下属二级单位开展全覆盖式督查,针对在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线索,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要求,依规依纪依法办理。
以纪律查处为剑,正风肃纪。党的二十大以来,铜陵有色集团纪委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工作要求,对违反“四风”的问题,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杜绝“网开一面”和“下不为例”,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坚持“惩腐打伞”并重,建立“一案双查双挖”工作机制,深挖案件背后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做到“由风查腐”,实现“由腐纠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铜陵有色集团纪委对涉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进行筛选梳理,优先办理,通过成立执纪审查协作组,抽调二级单位纪检干部参与案件办理,集中力量实现“快查快办”,缩短案件办理周期,强化执纪威慑力。
以警示震慑为钟,警钟长鸣。为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震慑作用,铜陵有色集团纪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坚持“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原则,持续强化纪律约束。2023年以来,铜陵有色集团纪委下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通报6期,要求各部门、各二级单位及时组织学习,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铜陵有色集团纪委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2025年,围绕1名留置人员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让“看故事的人”转化为“照镜子的人”,切实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震慑力,集团上下形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