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别样红——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矿产勘查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纪实
2025年07月14日 11:8 98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综合时讯 作者: 单尹珮
近年来,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矿产勘查所(以下简称“矿产所”)在文明创建道路上以党建为舵、以思想为帆、以主业为桨、以文化为魂、以奉献为翼,用科技与创新、责任与担当,在红土地上绽放文明的花朵。近日,矿产所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明创建树标杆
矿产所党委始终将文明创建作为强基铸魂的核心工程,并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构建起“党政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专管、职能科室统筹、全员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矿产所党委打造“党建+融合”特色品牌,通过“党员先锋岗”“地质科普进校园”等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文明创建同频共振,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村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讲超百场,惠及群众5.3万余人次。从项目攻坚一线到志愿服务现场,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他们用脚步丈量矿脉、用担当守护青山,将党旗插在文明创建的最前沿,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敢打硬仗的地质“铁军”。
地质报国显担当
服务民生践初心
矿产所始终将文明创建根植于“地质报国”的使命之中,坚定落实“找大矿、找好矿、找国家急需矿”要求,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中淬炼文明底色。
近年来,矿产所突破传统勘查模式,在金矿、铜铅锌多金属矿、铀矿等矿种勘探实现突破,新探明大型矿床3处(含1处超大型)、中型矿床1处。其中,桃山铀矿多年勘查成果显示具有超大型铀矿找矿前景。宜丰县白市化山矿区陶瓷土矿勘探项目查明含锂陶瓷土矿矿石量数亿吨,氧化锂金属量百余万吨,为江西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再添新动能。矿产所以“公益为先、矿业为重、效益为要”的实践路径,构建了“立足江西、辐射新疆、布局海外”的全域勘查网络。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矿产所主动扛起公益性地质职责,成立了抚州分院、新疆分院,为地方自然资源管理提供“零距离”技术支撑。矿产所与九江市都昌县、抚州市临川区共建公益地质服务站,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地灾应急突击队”24小时待命,累计排查隐患千余处。矿产所建设的45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实现有效预警和精准预报,护佑群众安全。在抗旱找水行动中,矿产所都昌站打出10余口“惠民井”,解决千余名村民生活及灌溉用水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从“向地球深部进军”到“为山河重塑新颜”,矿产所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技术团队扎根矿区生态修复一线,让废弃矿山重披绿装;主导编制的《江西省首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方标准》,填补行业空白,为生态文明建设立起“江西标杆”。在文明创建与地质报国的深度融合中,这支新时代地质“尖兵”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赣鄱大地镌刻下铿锵足迹。
文化铸魂强根基
崇德向善育新风
文化是灵魂,也是根基。矿产所通过多元化活动营造全员参与的文明创建氛围,展现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宣传引导方面,矿产所通过单位围墙、院落、走廊的公益广告、道德宣传牌及温馨提示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明规范。在思想建设层面,矿产所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先进事迹学习、经典诵读等活动,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教育,推进法治宣传,提升职工法治意识。在典型选树中,矿产所积极挖掘、宣传先进集体与个人,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在文化载体创新上,矿产所成立乒乓球、羽毛球等职工兴趣小组,建设职工书屋等活动中心,开展读书分享会,举办“我们的节日”、文艺汇演、健步走等文体活动。同时,矿产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办公与居住环境,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关爱职工及家属。
矿产所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以共建为纽带,与社区、学校、乡村开展结对活动,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地质知识科普、乡村卫生院援建等;志愿者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环境保护、爱国卫生等公益服务;聚焦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通过理论宣讲、技能培训等方式,推动文明理念落地。
载誉前行,步履不停。矿产所将以荣誉为起点,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之力推动江西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中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