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蓄动能 地质报国谱华章——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2025年07月01日 10:58 19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党建工作 作者: 研讯
自1955年成立以来,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地研院”)始终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把党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以业务发展检验党建工作成效,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特色发展之路,为国家地质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建共建活动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思想基础
地研院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党的先进理论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为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工业部地质局矿物检验所(地研院旧称)成立,迅速投身于地质勘探事业,为国家工业建设寻找急需的矿产资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领导下,地研院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探索地质工作的新方向、新方法,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投身于地质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进入新时代,地研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传承历史、因应现实,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政治站位,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地研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思想动力。
野外项目调研
完善组织建设
夯实基层力量
地研院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体系,选优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持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完善组织架构。随着地研院的发展壮大,地研院党组织不断优化调整组织架构,确保党组织的全覆盖,从最初的党支部到设立党委、从单一的机关党支部到涵盖全部业务部门和所属企业的5个党支部,为创建一流地质科技企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强化班子建设。地研院党委注重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干部担任党支部班子成员;通过党员干部能力提升、党支部年度评议考核、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党组织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其成为引领单位发展的坚强核心。
加强教育管理。地研院党委始终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育培训、实地研学等方式,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成长规划,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注重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活力,也为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及中铝集团、紫金矿业等企业输送了高素质人才。
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地研院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坚持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保障作用,以业务工作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果,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双促进、双提升。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地研院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地质科研项目和海内外找矿勘查任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找矿预测团队在南美洲智利以及非洲刚果(金)、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地区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为国家的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地研院不断厚植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动力,积极开展生态地质调查研究,为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提供绿色勘查开发技术支持,助力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推动科技创新。地研院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单位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地研院党委通过开展党建创新课题攻关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科技创新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地研院在矿产勘查、综合地质调查、矿业咨询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近10年来,地研院累计实施项目160余项,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为各部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的绿色勘查开发以及矿产资源综合基地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促进产业发展。在党建引领下,地研院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组建中色紫金、地苑科技等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巩固了在地质勘查领域的优势地位;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形成了地质科研、矿产地质、生态地质、矿业咨询、资产运营等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企业竞争优势不断提升。
党建共建聚合力。地研院积极探索党建共建新模式,通过与兄弟单位、地方政府、企业等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事业发展。地研院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境外地质调查党支部等兄弟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交流经验、共享资源、联合开展项目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与地方政府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为地方政府提供地质技术服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等方式,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和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与行业企业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合作开展项目、共同研发新技术等方式,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现场研学
引育用留聚人才
赋能高水平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地研院将人才战略视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勇担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历史重任。
吸收和引进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尤为迫切。党和国家对地研院的发展给予了优先保障,为地研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特别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集中了金耀华、王述平、康永孚等一批老一辈地质学家,组成了核心技术团队。进入21世纪后,地研院通过多种渠道吸收和引进优秀人才,为单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2010年8月,经人社部批准,地研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培养博士后出站人员24人。近年来,地研院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硕博研究生,充实了人才队伍,提升了综合素质。
培养和使用人才。地研院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通过“双培养一输送”等机制,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输送了一批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能够让组织放心、职工满意的业务骨干,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地研院还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让人才在重大项目和重要岗位上经受锻炼,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企业与人才的互相成就。
激励和保障人才。地研院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完善薪酬体系、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福利等方式,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运动会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生态
地研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地研院党委通过开展廉政党课、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建设等活动,将廉洁文化全方位融入日常学习教育,不断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堤坝,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地研院建立健全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对新提拔干部开展任前谈话,与党员干部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等,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地研院还注重发挥纪委的监督执纪作用,配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纪委开展线索处置,维护了党的纪律和单位的形象。
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地研院党委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大力倡导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回望过去,地研院在党的领导下,上下求索、创新发展,用信仰、用坚持、用奋斗书写了地研院波澜壮阔的七十载。展望未来,地研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以党建引领保障业务发展。走在建成资源领域一流地质科技企业的路上,地研院人与山海为伍,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同行,将为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奋斗之笔书写更加绚丽的地研院新篇章!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