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路上的坚定行者——记2024年河南省企业“创新达人”王科峰
2025年06月30日 10:29 7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先锋人物 作者: 周菲菲
他以创新为杖,以智慧为翼,在科研的峻岭间不断攀登新高峰。他,就是王科峰,一位用坚持铸就梦想、用创新点亮人生的杰出青年。从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光机械”)的普通设计员,到研发中心副主任,再到河南省企业“创新达人”,王科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
勇攀高峰 初露锋芒
王科峰初入豫光机械,担任设计员一职。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设计新型水套,以解决普通水套寿命短、影响冶炼炉连续生产的问题。为此,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专业知识,仅用半年时间就掌握了相关理论。通过热力分析、流体运动计算等方法,他深入研究水套热力变形问题。经过无数次计算和实验,他成功研发出新型波纹水套,水套使用寿命提高了一倍,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也为后续研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破封锁 自研攻坚
2015年,王科峰参与剥锌机研发项目时,遇到核心技术难题——预开口振打设备受到外单位技术封锁。“既然别人不给,那我们就自己突破!”他坚定地说。面对困境,他反复锤打锌板进行开口实验,研制振打零件,为寻找合适的振子元件跑了多家工厂。为确保原型机安全运输,他不辞辛劳地背着十几公斤重的设备出差进行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他成功研制出合格的振打设备,为第一套剥锌机的成功研发奠定了基础。
引领智能 开创新篇
2019年,王科峰带领团队全力攻克电解大极板全流程智能化这一技术难题。他深知,这项技术突破是企业实现智能工厂、绿色工厂转型的关键所在。他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先进机组的技术理念,提出“一整二切三碎四送”的创新工艺路线。在他的带领下,研发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展仿真计算、试验验证和方案优化工作,最终实现了技术突破。
2021年,豫光集团启动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工程电解子项一期项目。作为扩建大极板电解成套机组研发项目的首席负责人,王科峰带领团队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极板撕碎设备试验、滑切式抽棒实验、输送皮带设计以及多作业点投料装置设计等工作。2022年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他日夜坚守现场,白天在现场指导安装调试,晚上加班改进设计图纸。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机组一次性试产成功。这套机组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标准,吸引了众多业内厂商前来参观洽谈合作,仅一年时间就签订了价值8000万元的外售合同。
随后,王科峰又立即投入到残极洗刷机的研发工作中。当时国内仅有一家公司掌握该技术并实行技术封锁,而项目又面临必须在一年内完成研发并投用的紧迫要求。面对双重压力,王科峰迎难而上。研发期间恰逢疫情爆发,为确保项目进度,他直接住在工厂;疫情解封后,他依然坚守在调试现场。最终,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豫光机械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极板洗刷机。该设备投放市场后获得广泛好评,多家单位指定采购。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豫光集团实现了从粗铅到精铅电解大极板全流程自动化装备的完整创新链。
深耕细作 破壁出海
2024年,王科峰承担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国际项目——设计熔炼铅膏小型侧吹炉(炉体面积仅2.5平方米),国内技术在该领域几乎空白。面对这项“从0到1”的研发任务,他系统梳理了大型侧吹炉的设计图纸,提炼出核心关键技术,同时,针对铅膏熔炼的工艺要求,他主动请教专家并组织专题研讨。他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专业著作,通过反复的理论计算、试验验证和设计优化,最终设计出符合客户要求的小型铅膏熔炼侧吹炉,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逆向思维 再创佳绩
2025年,随着铅原料杂质含量持续上升,小极板阳极泥洗刷已成为困扰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阳极泥硬度高、洗刷时间短)。王科峰凭借敏锐的技术洞察力,准确抓住了行业痛点。他摒弃了大极板洗刷机的传统设计思路,采用逆向思维重构洗刷系统的设计逻辑。在辊刷动力系统,他创新性地引入万向联轴器直联刷辊结构,不仅提升了动力传输效率,还保留辊刷间隙可调功能。针对时间要求,他带领团队优化洗刷机工作全流程,聚焦移板机构,通过调整机械传动参数和优化控制逻辑,成功将极板移动时间缩短3秒。在最终测试中,最后一块极板的洗刷仅用时9.91秒,一举突破了行业技术难题。小极板残极洗刷机的成功研发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短短一个月便为企业带来3份重要订单,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冶炼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
回顾创新历程,王科峰感慨地说:“技术研发工作无疑是枯燥的、艰难的。只要保持‘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持之以恒地钻研、坚持不懈地攻关,一定能实现突破。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工作态度的升华。只有敢于打破常规、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创新之路上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