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就耀眼星光——记中铝集团劳动模范、中铝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王金国
2025年05月08日 10:56 10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先锋人物 作者: 张开亮 孙雨橦
在中铝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精炼工区,他手持测温仪和螺丝刀,在设备间来回穿梭,时而低头测一测电机温度,时而仰头看一看阀门压力,时而钻进设备狭窄的缝隙排查和处理隐患……这是中铝集团劳动模范、该工区机台长王金国日常工作的“必修课”。
工作26年来,王金国传承“老兵工”精神,从一名过滤机操作工,逐步成长为生产骨干、中铝集团首席技师,曾荣获山东省有色金属行业优秀班组长、青年技能人才、首席技师和中铝山东企业3届劳动模范、第四届“优秀山铝人代表”等称号,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先进基础工艺人才。如此耀眼的荣誉,他拥有怎样的人生奋斗哲学呢?
创新突围破壁垒
“创新是每个人的分内工作,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王金国在岗位上努力践行自己的人生信条,想方设法突破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壁垒,维护正常生产。
针对分离洗涤设备沉降槽槽况监控问题,他创新提出“探槽法”,运用一根长11.8米的探槽杆进行沉降槽槽况精准监控,连续18年没有发生积泥事故,为精细氧化铝生产提供了高质量的原料。针对影响产品区精液供应问题,他首创外送微粉精液管道“小循环”碱煮模式、碳分精液管道“大循环”碱煮模式,有效减少了一次结疤和二次结疤的产生,提高了送料量。
2024年,他带领岗位员工对脱硅机关键控制指标进行攻关探索,使溶液合格率创历史最优水平,脱硅机过料量系统产能增长6%,蒸汽单耗明显降低;协同工区技术人员优化絮凝剂选型,减少辅材消耗和流程物料损失,每年降本200余万元。
智能改造当先锋
“推动设备智能化改造,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这是王金国一直挂在心头的大事。他平时注重观察设备,大胆研究探索,提出许多设备智能改造的“金点子”并成功实施。
针对精液泵、泥浆泵等泵群频繁出现的“漏料”问题,王金国仔细查找原因,通过反复验证,提出“泵群设备机械密封取代盘根密封”的改造建议,有效杜绝了设备的“跑、冒、滴、漏”。面对员工手持十多公斤重的“考克”旋转沉降槽底部阀门的重复性劳动,他经过翻来覆去思考,建议实施一键启动,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王金国还提议并实施反应槽加料阀更换为电动阀门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等许多智能化改造项目,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当下,我与岗位员工正在研究沉降槽槽况智能化监控问题,尽早让11.8米的探槽杆退出历史舞台。”王金国信心满满地说。
“粗嗓门儿”传真情
王金国有一个“粗嗓门儿”,说话虽声音大,做事却暖人心。
“老王训人像‘打雷’,疼人像‘暖壶’。”工友们的评价勾勒出这位齐鲁汉子的立体形象。2022年10月,乙班班长朱伯武生病住院,而当时正值“碱煮”试车的关键时期。王金国主动站出来协助乙班完成生产任务,百忙之中还不忘关心朱伯武,“老朱啊,你安心养病吧,生产上有我呢,家里需要帮忙的也吱一声!”他用“粗嗓门儿”道出了最温暖的话,从电话里传进了朱伯武的心。
在徒弟于百成眼里,王金国既是严师也是益友。有一次,师徒二人清检设备,由于于百成疏忽,忘记关闭泵阀门,导致出口管道形成短暂沉淀,幸好两人及时发现并处理。王金国对于百成进行了严厉批评,讲清了严重后果。“粗嗓门儿”让于百成认识到思想上的偏差,也产生了上进的动力。不到两年的时间,于百成从叶滤机巡检员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值班长,并荣获“中铝集团2023年度优秀班组长”称号。
王金国就是这样在平凡岗位上诠释奋斗初心,用匠心铸就耀眼星光,为打造世界一流中高端精细氧化铝企业和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