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螺丝刀镌刻时代传奇——记全国劳动模范、五矿二十三冶水电施工员刘赐
2025年05月06日 10:30 5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先锋人物 作者: 张巧云
刘赐接受表彰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其中,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水电施工员刘赐,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刘赐从学徒做起,坚持以技能立身,边工作边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淬炼专业技能,逐步成长为精通水电工程的行家里手。从湘潭工地的学徒到如今的全国劳动模范,这位37岁的湘乡汉子用15年时间在钢筋水泥间踏出一条“逆袭”之路。
初出茅庐
开启求知“逆袭”路
2010年的一个清晨,一个身形瘦削、皮肤黝黑的青年背着褪色的帆布包,踏进了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二十三冶”)的水电安装工地。22岁的刘赐,中专毕业的农民工,彼时最大的愿望是“掌握一门吃饭的手艺”。学历不高的他,眼中燃着一团火——那是对“技近乎道”的执着。
“图纸是死的,人是活的,把每根线刻进心里才算本事。”白天,刘赐追着有近40年水电安装从业经验的老师傅问问题;夜晚,他裹着棉大衣蹲在电工作业区,一遍遍练习接线,螺丝刀磨得掌心起泡。3年间,他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技术要点,建筑电工、焊工、装饰装修工的中级证书一一被他收入囊中。工友们的嘲笑渐渐变成惊叹:“这后生,把农民工干成了‘状元’!”凭借这股钻研的劲头,刘赐的水电安装技能突飞猛进,各道施工工序和实操标准谙熟于心,渐渐开始能够独当一面,成为班组带班长。刘赐带出的水电队伍越来越专业,被称为“最靠得住的班组”。
披荆斩棘
危急时刻尽显担当
2019年寒冬,五矿二十三冶承建的贵阳北大资源梦想城项目工地发生紧急情况。凌晨时分,一根水管突然脱落,地下水喷射而出。“设备全泡水就完了!”刘赐吼着,毅然跳进1.5米深的泥坑。冰冷的泥浆灌进衣袖,手指冻得发紫,他咬着牙搬水管、接线路,泥水糊在脸上也顾不上擦。一小时后险情排除,他瘫坐在泥地里,浑身抖得像筛糠。工友用4台“小太阳”围着给他烤火,却听见他哆嗦着笑:“电通了,值!”
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2020年,一场台风掀翻工地板房,刘赐顶着残垣断壁抢修电路。手电筒的光束划破黑夜,他像一尊铁铸的雕像,在黑暗中点亮第一盏灯。这一年,他捧回“全国优秀农民工”证书。
“再微小的进步,只要累积起来就一定会有成效,能带来一点点优化也是好的。”抱着这样的理念,刘赐带领团队对工艺、工序、工具上的难点进行了30多次革新和改造,先后获得5项企业级工法、2项部级工法和1项新型专利。用防爆插头、防爆插座代替传统的接电方式,可节省成本、降低危险系数;提出《地下水排污泵永临结合施工技术》安装理念,简单又实用……这些工法被推广运用后,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130多万元。
“我就是个水电工,但安装好了,就能点亮一座城。”刘赐获奖后坦言,“我的起点很低,从一名农民工到央企员工,从一名技校生到全国劳动模范,是企业成就了我,给了我广阔的发展平台。”
一路走来,刘赐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日夜夜的坚守:无数张图纸、无数个攻坚夜、30多次技术革新……他用一把螺丝刀,在钢筋水泥间镌刻出一个时代的匠人传奇。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