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劳模】匠心筑梦显担当 创新实干促发展——记“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劳动模范”陈峰
2025年04月29日 14:54 20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先锋人物 作者: 黎继志
株冶集团生产技术部部长陈峰
近日,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冶集团”)生产技术部部长陈峰获得“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劳动模范”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他多年深耕一线、躬身奉献的高度褒奖。陈峰始终秉持 “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信念,扎根生产技术领域,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工艺技术突破、生产高效调度、关键指标攻关、重大项目推进等工作中勇挑重担,为株冶集团生产稳定运行、技术指标跃升、成本持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干部职工的广泛赞誉。
筑牢生产根基
打造高效运营体系
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经营创效的主战场。
陈峰凭借17年来深耕生产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在复杂的生产管理工作中练就了 “火眼金睛”。他对稳定生产的关键环节、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化规律了然于胸,对炉窑林立的生产现场和调度台前的纷繁数据也如数家珍。
陈峰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创新推行清单化管理模式,将生产目标细化分解到每个班组,形成详细的任务清单,实现生产技术管理全流程、全系统、全工艺覆盖。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执行落实,生产管理 “日清日结” 理念深入人心,生产计划月度、年度完成率实现100%,生产组织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得到显著提升。
为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陈峰主导优化生产技术管理层级,将原有的四级管理精简为三级,构建起 “生产技术部—分厂运营班组—操作岗位”的全新生产管理模式,并在株冶集团全面推广。新模式运行后,各项生产技术措施的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均大幅提升,日常措施执行率达100%。
人才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团队的战斗力。陈峰高度重视技术团队建设,2024年,依托“株冶夜校”平台,生产技术部牵头组织了为期4个月的生产技术专项培训,构建起 “有组织、有方案、有内容、有考试、有评价”的完整培训体系。通过邀请行业专家授课,从行业发展趋势、冶炼技术、生产难题、应急处置等多维度提升生产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常态化的培训机制,为株冶集团锻造出一支技术过硬、敢打硬仗的生产技术队伍,助力挥发窑稳定运行超300天,焙烧炉连续稳定运行18个月,达到行业一流水平。
突破技术瓶颈
驱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才能持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质效。
在生产技术管理领域,陈峰立足全局系统谋划,持续开展科技攻关,突破多项技术壁垒。近年来,他牵头推动铅渣洗渣项目落地,并实现浮渣高值化利用等一系列科研技改项目的成果转化。2024 年,铅渣含锌量同比下降1.6%,系统锌回收率达到98.01%,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为株冶集团生产技术革新与提质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技改项目是驱动株冶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近年来,陈峰先后主导推进株冶集团原料适应性提升、电力储能项目建设、锌浮渣高值化利用、汞渣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他带领团队深耕智能制造方向,全力推进挥发窑智能管控系统、锌电解槽面管控系统两个科研项目,实现了自动工艺监控及连锁控制、智能化分析提升工艺控制精准性、持续降低系统电耗和焦耗。
深挖降本潜力
提升经营效益
2024 年,锌冶炼行业面临原料供应紧张、加工费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株冶集团全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打响降本增效攻坚战。
陈峰带领生产技术部推进辅材工法落地,实现辅材消耗定量化管控;建立辅材消耗岗位考核KPI制度,通过辅材全流程管控体系的不断完善,细化辅材采购、验收标准,建立健全企业辅材评价机制,推进20余种冶化类辅材厂家直供,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2024年,株冶集团辅材用量同比下降6%,年创效350余万元。
在陈峰及生产技术部的努力下,2025年一季度,株冶集团生产经营稳中向好,析出锌和锌产品产量超年度预算,锌冶炼完全生产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电效成本超额达标,综合回收产量同比增长10.7%,营业收入48.03亿元,同比增长8.5%。
荣誉既是肯定,更是激励。新征程上,陈峰将继续带领团队锚定更高目标,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为推动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株冶力量”。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