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努力探索工业经济科学发展新路

2008年10月28日 9:7 429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始建于1958年的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仍沿用着建厂初的落后生产线,污染大,能耗高,工艺差,原铝年产量不足10万吨。进入90年代,生产经营还一度陷入困难。
  如今,包铝集团的生产线已全部实现更新换代,生产规模也增至30多万吨,已成为全亚洲最大的铝合金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可生产原铝、高纯铝、铝合金、铝箔、铝轮毂等上下游的40多类产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突破,被国家列为首批生态工业园区之一。
  “在自治区的支持下,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003年企业依托中铝公司实施了战略重组,借力实现技术升级、壮大实力。”公司董事长高刘说。
  包铝集团的变化,只是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内蒙古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包钢集团、神华集团……在广袤的内蒙古自治区,眼下到处都有现代化大型工业企业的身影,它们发展速度之快、技术水平之高、生产链条之完善,受到国内同行的瞩目与赞叹。
  然而在解放初期,除了有几处马蹄铁等手工作坊外,千里内蒙古大草原工业经济几乎是一片空白。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主任牙萨宁介绍说,“一五”期间,虽然国家在内蒙古布点兴建了包钢、包铝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但是到1978年,内蒙古工业产值仅为21.84亿元。而2007年,内蒙古已形成能源、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已达到2668.58亿元。
  2008年以来,内蒙古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仅前三季度就完成工业增加值2557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居全国第一位。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个产品、工厂到大规模、多元化、高技术和产业链条日渐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如今的内蒙古已成为全国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得益于内蒙古探索出了一条“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现代工业经济发展之路。
  作为资源富集区,内蒙古不仅有丰富的农、林、牧业资源,煤炭、油气、铁矿、有色金属、稀土、芒硝等资源也极为丰富,其中仅煤炭探明储量就多达6000多亿吨,远景储量预计在1.2万亿吨左右。
  据介绍,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近年来,内蒙古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发展以煤电、风电、煤化工、天然气化工、金属开采与冶炼、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资源延伸加工业。同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先进生产力转移,引进特色优势产业配套加工、大型装备制造等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增长点。
  目前,内蒙古过去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单一工业结构已被打破,资源性产业与非资源性产业并举,传统与现代工业共生,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同步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2007年,这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达到2352.9亿元,占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4.3%。
  2008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即达到2310亿元,同比增长28.2%,资源延伸加工业和非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明显提高。
  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内蒙古首先坚持高起点原则,建设大型资源就地转化项目,主要是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电—化工、煤—电—冶金、种养和加工等一体化项目,延伸产业链,发展高效循环经济。仅2002年至2007年,内蒙古投资过100亿元的项目就达11项,以神华集团煤直接制油项目为代表的一大批项目促进了内蒙古资源型经济加速向高端领域发展。
  围绕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冶金基地,自2005年起,内蒙古开始在煤、油气、金属等资源富集区,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氯碱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目前,内蒙古已形成鄂尔多斯、包头、赤峰等一批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工业基地,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新建井工、露天煤矿年产量应分别高于120万吨、300万吨;新建、改扩建聚氯乙烯项目单套装置产能必须超过30万吨,同时应配套建设电石渣综合利用设施;新建铜和铅、锌冶炼项目单系列产能应分别超过10万吨、5万吨……在工业经济迅速壮大的同时,近年来,内蒙古还不断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对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项目提出了最低规模、工艺等方面要求。
  此外,内蒙古还加大了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据牙萨宁介绍,仅2003年至2007年底,内蒙古就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煤炭、火电、电石、铁合金、炼焦、水泥、矿山等企业2683家,有力促进了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市场向优势企业集中。

责任编辑:毋宁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