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纪念币设计师罗永辉:我与奥运的上火与去火

2016年08月06日 15:9 81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金属器皿   作者:

       今年又是奥运年。

奥运圣火将再次点燃,全世界也将再次沸腾。

       1984年,中国发行了“参加第23届奥运会纪念币”,这是我国第一次为夏季奥运会发行纪念币。从这套纪念币的主题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届奥运会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也是从那时起,我结下了奥运之缘。

当时好多设计师都参加了纪念币设计项目,后阶段又组织了几位设计师集中纪念币设计。一天上午,主管设计的领导朱纯德来看大家的设计方案,临走时说了一句话:“罗永辉的稿子没出来,这个设计就不能定,罗永辉的稿子一出来,大家都往他那儿靠。”

这套纪念币共有两枚,一枚女排,一枚跳高。开始时,并没有明确哪个运动项目,只要是奥运项目就可以。最后选用女排和跳高,完全是因为中国女排连续在世界杯、世锦赛上获得冠军、朱建华在全运会上打破了世界纪录。

我先做了体操、跳水、女排三个设计,这都是中国的特色项目。那时的我很想在画面里多加入一些设计感、形式感。利用文字垒成鞍马、编织球网,利用曲线状的横向水纹,衬托纵向入水的优美形体。

在我印象里,从我进入钱币设计雕刻行业那一天起,所听到的专业词语好像只有浮雕,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而我觉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浮雕上的问题比较容易被发现。其实,这只是最浅层的问题。但形式感、设计感也不一定就是最深层的。

跳高这一面的设计,我一心想着怎样才能让他“高”起来。我用过俯视的构图,也用过大透视的构图,有一些“高”的效果,但总有一些“故意”,所以,会显得有些“假”。最后我选择将横杆放平,以此来对比其余所有的元素。它越是安静,背越过杆的姿态就越凸显,越会有飘起的感觉。再利用看台弧线一层一层往上推,将运动员推到了一个既合理又艺术的高度,还可以又高又优雅。

那么这一条横杆又怎么体现高呢?它是构图的问题?还是形式的问题?还是思维的问题?

这条横线横切了整个圆形,横线下面有体育场,而横线上面是只有运动员能够到达的地方,这条线的位置,就是区别观众和运动员的位置。设计中有许多的考虑,我很想自己来做这个浮雕,由于当时还有其他任务,才由同事代劳。

前段时间我考虑了一对词,“上火”和“去火”,我是针对设计或者浮雕的创作来说的。

“上火”。做设计做浮雕需要阶段性上火,让情绪燃烧起来,让画面燃烧起来。

“去火”。去火不是灭火,是将过火的地方冷处理,让画面渐渐变得更理性,有秩序。

我们做设计常常面对许多表象,这些表象又往往很生动、很感人,我们很容易被这些生动的感人的表象拽进去,翻来覆去地舍不得离开和放弃,就像上述的那条横线,始终在那条线之下。设计到最后还是要完成形式上的思考,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你的设计就成功了九成,就有可能完成一次成功的翻越。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