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芷江 回首岁月

2015年07月24日 15:2 507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文学杂谈   作者:

  有人说,去湘西不到芷江是一大憾事,这倒不是因为当地的秀丽风光,而是大半个世纪以来,芷江作为二战盟军的军事基地、湘西会战指挥中心、抗战胜利受降名城,见证了叱咤风云的抗战历史。
  去年仲夏,我和几个文友一同去湘西,从怀化转车走进芷江。所见所闻使我肃穆异常,激起我对日本歪曲侵华历史的沉思。
  “沅有芷兮澧有兰”。据史料考证,屈原名篇《湘夫人》中的这一佳句,可视为芷江雅称之源起。芷江,全称芷江侗族自治县,因地处湘西边陲,素有“西南门户、黔楚咽喉”之称。
  眼前,芷江既是一个山城,又是一个水城,因为她躺在舞水的怀抱里,土地湿润,红花似锦,绿树如茵;街道笔直,建筑富有侗乡特色;尤其是她拥有“受降城”、烈士园地以及妈祖庙、孔子文庙等抗日战争、二战遗迹和传统文化遗址,文化积淀厚重,无愧于湘西名城之称。
  出县城3.5公里处便是“受降城”。只见一座四柱三拱门“血”字型造型的雕砌,那便是受降纪念坊。 雕砌上镌刻着国民政府军政要员题写的楹联、横额;铁门栅栏上点缀着4个红色的“V”字。受降纪念起诉书正北向南,傲然屹立。坊高8.5米,宽10.64米,厚1.16米,象征着抗日战争中中国3500万同胞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胜利。据介绍说,受降纪念坊是中国的凯旋门,是当今世界六大凯旋门之一,可以和罗马、柏林、米兰、巴黎以及平壤的同类建筑物媲美。
  我们沿受降纪念坊台阶拾级而下,一眼可见矗立着的三栋黑色鱼鳞板式双层木结构平房。60多年前,这里是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在这里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人民抗日胜利受降典礼。
  走进受降会场,向右望,墙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画像前陈列着当年的桌椅等原物,还标出了中美方受降代表肖毅肃、马特勒等代表所坐的位置。会场墙壁灰暗,桌布雪白的,如同法庭摆设,简朴庄重。再前2米许,有一张桌子和四把黑色椅子,是乞降代表今井武夫等的位置。受降会场左望,墙上悬挂着中美英苏的国旗。四面国旗下,是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和中外记者席。受降会场两头有休息室和出口。
  历史告诉我们:1945年8月21日重庆时间上午11时10分,日方降使一行8人遵照中方指定的航线、高度、识别标志、无线电频率、联络方式,11时10分飞抵芷江机场上空。先绕机场低飞3周,以表敬意。当天下午4时,受降典礼就正式在芷江七里桥开始。日方代表今井武夫是侵华日军总副参谋长,此人是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罪魁祸首之一。 今井武夫一行一扫往日不可一世的狂妄,木然进入会场,接受“审制”。会谈开始后,主持受降的中国陆军参谋总长萧毅肃验明了降使的身份,今井武夫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并在备忘录上签字。至此,标志着中华民族8年抗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据说,当人们退出会场时,东方天空云幕出现了一道艳丽的七彩虹,给满怀胜利喜悦的人们,平添了一片新的色彩。众多记者动情地狂呼:“虹……中国虹!……”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芷江受降纪念馆是1995年修建的。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金字塔纪念性、牌楼式民族性和屋顶式地方造型融为一体,显得坚韧古朴。馆内设有“八年抗战”、“中国受降”、“勿忘历史”3个展厅,大量实物、图片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同进行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这一历史事实。
  芷江受降纪念馆后,徒步可走到盟军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芷江机场。它平卧在阴山脚下,舞水之旁。它的修建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事,于1936后10月动工,1938年8月开始使用,苏联空军的“正义之剑”及美国陈纳德的“飞虎队”在这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作战,把自己的鲜血同中国人民的鲜血融在一起。芷江机场在抗日战争、二战史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自2001年起,国家立项为3C级军民两用机场,投入104亿元实施改扩建。今年3月,通过试飞和行业点验收,10月正式开通长沙、广州、深圳三条航线。
  站在挂着“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牌匾的旧址前,思绪便会不由自主地飞向那战火纷飞的年代。1945年1月2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茨紧急召开“南京会议”,策定以夺占芷江机场为目标的芷江作战,又称“芷江攻略战”。同年4月初,蒋介石在重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命何应钦为总指挥,集结20个师总兵力20余万人在湘西雪峰山一线迎战,确保芷江空军基地。同年4月9日,日军按预定部署,兵分三路采取分进合击、两翼策应、中央突破的战术合围芷江。中国军队采取梯次阻击,诱敌深入,包围聚歼的战术,凭借雪峰天险进行顽强抗击。这场史称“湘西会战”的战役历时55天,终以日军彻底溃败而告终,对日军投降的进程起到了直接作用,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谱写了中国抗战和中国近代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
  甲子轮回,沧海桑田。走进芷江,一段岁月,波澜壮阔,让我们刻骨铭心;一段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