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建设尚在路上 企业是主角

——来自中国矿业绿色发展交流会暨矿业经济转型高峰论坛的报道

2014年10月16日 14:2 979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构建绿色矿山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矿产资源管理与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企业在绿色矿山建设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鞠建华表示,下一步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将加强调研和政策措施研究的制定,及时协调解决绿色矿山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全面促进绿色矿山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发展绿色矿业的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引导带动绿色矿业全面发展。2015年~2020年,全面推广试点经验,完善管理制度,严格准入和监管,实现“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规范管理,基本形成全国绿色矿山格局”的总体目标。二是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扩大试点范围,实现整体突破——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在资源富集、矿山集中、秩序良好的地区,充分发挥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积极性,给予其相应的政策支持。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由点到面、集中连片地整体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资源合理利用和先进技术装备应用的展示区、生态保护和矿地和谐的模范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行区。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构建促进绿色矿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财政支持政策方面,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专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等国家重大专项继续向绿色矿山企业倾斜,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在技术政策方面,鼓励矿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攻关,不断更新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方法、工艺的鼓励、限制、禁止目录》,提高矿山开发利用资源的水平,适应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四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构建绿色矿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资源配置政策方面,对达到绿色矿山条件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依法优先配置资源和提供用地,鼓励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税费政策方面,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形成有利于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税费政策,激励矿山企业采用先进开采技术,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鼓励矿山企业开展“三废”综合利用、尾矿利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等;通过税费改革,形成矿山企业资源消耗的自我约束机制,推进资源补偿费与储量消耗挂钩制度的建立;对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的矿山,优先金融信贷支持等。五是创新和健全管理制度,为绿色矿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进一步优化矿业结构布局,严格规划准入制度,明确矿业权设置和矿业用地准入门槛。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有偿制度,促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与保护。建立地方政府统筹协调、部门联动的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巡查工作,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建立诚信体系,促使矿山企业主动为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维护群众利益等做出贡献,促进企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相协调。六是制定标准和制度体系,严格资源开发准入和监管。逐步完善分地域、分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改革创新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矿山建设标准和水平,推动新建矿山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对生产矿山进一步加强监督,督促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改进开发利用方式,切实落实企业责任。七是营造舆论氛围,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动树立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的理念,注重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释放正能量,增强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绿色矿山企业光荣、职工光荣的氛围,使绿色矿山建设成为社会共识和全社会、全行业的自觉行动。此外,还要积极打造交流平台,促进更多企业创建绿色矿山,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向纵深发展。
  发展绿色矿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近几年的调研工作,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伟认为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需要重视两点:一是提高尾矿管理水平;二是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程度。据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尾矿的堆积量达120亿吨,大量的尾矿会压占土地,污染环境。因此,尾矿管理应该引起重视。首先,从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来看,我国小矿多、大矿少,尾矿的分布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贫矿多、富矿少,尾矿堆积量大;金属矿和共伴生矿多,为综合利用尾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目前尾矿管理现状来看,我国对于尾矿的管理还不够重视,尾矿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比较薄弱,缺乏权威、系统的管理。近年来,伴随着矿业开发热,虽然有一些单位和企业对尾矿的综合利用开展了研究,但是缺乏权威机构进行牵头和整合。
  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尾矿的综合利用率达17%,这与我国发布基础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到2015年实现20%”的差距不是很大,但从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程度来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目前,我国矿山企业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主要采取综合回收和制造低端建筑材料两种形式。为此,李伟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成立专门机构对尾矿进行管理,并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尾矿的技术管理工作水平,摸清底数,制定相关的尾矿评估规则和办法,包括对尾矿技术、安全、生态等方面的评估;二是专门机构要制定一些规则,包含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尾矿综合利用水平高的矿山企业进行激励,对于尾矿排放量高及综合利用程度低的矿山企业进行约束。
  构建绿色矿山需要长效机制。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认为,必须从明确矿业产业定位入手,减轻矿业企业税费负担,从政策上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支持。“如何在矿业领域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绿色矿山建设的下一步该怎么走?”王王家华结合8月份开展绿色矿山验收工作的实际感受提出了建议:在建立国家级绿色矿山标准的同时,应建立省级绿色矿山标准;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同时,行业协会应加强自律、加强管理,做到各方联动。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