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的镍都”到“世界的金川”

——记金川集团55年发展之路

2014年09月25日 8:49 108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科技驱动 创新发展
  金川的发展史,是一部科技进步史。55年,金川成功举办了20次科技攻关大会,先后荣获16项国家级科技大奖,继198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后,2012年同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2013年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兰州金川科技园,赞誉金川集团、金川人为工业现代化而奋斗,自力更生,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希望金川抓住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金川人将不辱使命,紧紧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自1978年开始,围绕金川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以政府为主导开展的大规模科技联合攻关,谱写了金川科技兴企的光辉篇章。
  2012年12月,第19次金川科技攻关大会,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科技联合攻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金川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目前,金川集团已与13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新型企校合作关系,与四所大学共建了联合实验室,产学研攻关合作单位数量达到57个。
  近年来,金川依托国家技术中心和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中心,通过技术创新和联合攻关,开展科研攻关课题500余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5项,取得重大成果149项,其中60%以上的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践;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7项。
  金川拥有高氧化镁镍精矿闪速熔炼、富氧顶吹镍熔炼等13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金川镍矿所含21种元素中已有16种贵重金属得以提取和利用,矿石回采率达95%以上,成为世界上极少数能够将多种有价金属在同一工厂内实现分离提纯和商品化生产的企业之一。如今,技术进步对金川集团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面对全球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现实,金川立足电子、电池、国防、军工和航空等领域对功能性材料的需求,进行电解镍粉、超细镍粉、镍扣、镍钴氧化物粉末及贵金属粉末等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同时,大踏步向新材料、新能源方向迈进,建成了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幅太阳能镀膜生产线;成功进入二次电池、动力电池领域,镍氢电池已形成年25万支的产能,产品全部出口欧美;结合国家实施“大飞机”战略,进入“超级合金”研发生产领域。
  2013年金川申请专利346项,获得授权234项,成为国家第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截至2013年底,金川拥有专利1012项,其中发明专利136项。并主导镍、钴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以及标准样品的研制。制修订国家标准58项,制修订行业标准121项,公司企业标准73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1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项。
  金川,始终行进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征途中。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