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法涉及期交所方面的思考

2014年08月18日 9:38 478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目前,我国期货法的制定已经进入快车道。在期货法制定过程中,问题多多,仅从期货交易所这一重要市场主体的角度,就有许多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关于期货交易所的组织形式
  随着以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设立,《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期货交易所不以营利为目的,按照其章程的规定实行自律管理”和《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第三条“期货交易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按照章程和交易规则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的规定,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
  公司制交易所不再是非营利法人,按照章程实行自律管理,对公司制交易所也不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章程对非股东的交易所会员或其他市场参与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公司制交易所的自律管理依据,应当主要依靠其与会员、其他参与者订立的市场协议及交易所的业务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证券交易所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这为公司制交易所在法律制度上预留了空间。
  关于期货交易所的自律管理
  通过期货立法,期货交易所自律管理权限获得法律的正式授权,使交易所在会员、其他市场参与者面前更具权威性,自律管理的效果将更为显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证券交易所依照证券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上市规则、交易规则、会员管理规则和其他有关规则,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在证券交易所内从事证券交易的人员,违反证券交易所有关交易规则的,由证券交易所给予纪律处分;对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资格,禁止其入场进行证券交易”。上述规定值得期货立法参考,并可以将其中提及的“会员管理规则”进行适当扩充。
  对于会员制交易所而言,会员管理规则属于交易所业务规则的一部分,应该纳入交易所业务规则;与进场期货公司的关系应该通过订立市场协议,在协议中对期货交易所的自律管理权进行契约授权,即市场使用者必须遵守交易所业务规则,交易所业务规则构成市场协议中的一部分。
  同时,立法应当对交易所自律管理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阻隔。期货交易所作为市场自律组织,期货交易所工作人员代表交易所履行自律职责,不应对正常履行其法定职责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
  新加坡的《证券与期货法》第三十六节“豁免刑事或民事责任”中就有自律管理责任豁免的规定,交易所及代表交易所履行职责的人“在履行本法或交易所交易规则或上市规则规定义务过程中尽到合理注意、善意,其做的任何事情(包括作出陈述)或遗漏了任何事情都不应产生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