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若干思考

2014年08月16日 11:9 951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三、怎么才能成为职业经理人
  要通过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发现和识别现有的职业经理人;要通过持续的职业资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业经理人素质。
  (一)职业资质与职业资格、执业资格、技术职称、技术等级不同。
  1.职业资格:是国家规定的从事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的准入资格,即行政许可的从事某种特定的社会职业必需的前置条件。职业资格评价是国家评价制度,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评价活动,职业资格的认证是强制性认证,其认证结果具有法定的强制执行力。
  2.执业资格(资质):是国家规定或设置的开展某些特定的业务和工作的许可资格,即行政许可的开展某些业务和工作必需的前置条件。执业资格(资质)的评价也是国家评价制度,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或者法律授权其他机构组织的评价活动,执业资格(资质)的认证一般也是强制性认证,其认证结果具有法定的强制执行力。
  3.技术职称:是国家规定和设立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不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等级的称谓。是带有国家规范性质的国家专业技术等级的认证制度,证书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的。
  4.技术等级:是国家规定的技能型人才(一般不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等级划分的制度。其评价和认证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和授予的。
  5.职业资质:是指职业经理作为一个新的社会职业,从业人员应该(不是必需)具备的社会公认的基本资历和基本素质条件。基本资历的评价纳入出资人认可的范畴,因而市场认可的职业资质评价主要评价的是基本素质条件。
  (二)社会评价制度与国家评价制度的区别
  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是一种社会评价制度,不是国家评价制度,是由社会组织开展的,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的,体现社会共识的评价,其中包括人才市场认可和出资人认可两个主要环节的职业经理人资质的评价。职业资质认证是一种选择性认证,不是强制性认证,因而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三)职业资质的评价体系和内容
  1.职业资质的三个评价体系
  (1)职业经理人的自我评价体系
  (2)人才市场认可的评价体系
  (3)出资人认可的评价体系
  2.三个体系的评价内容
  职业资质是社会认可的从事职业经理职业人群共同具备的资历与基本素质。
  资历主要由职业经理人自我评价,市场评价主要对其真实可信程度进行核查,出资人评价对其进行复核和确认。基本素质先由职业经理人自我初评,由市场评价细评,由出资人评价进行补充评价。工作业绩由职业经理人初评,由出资人评价进行复核确认。职业经理人评价是求职者的自我推荐评价,市场评价是形成社会共识的人才市场认可的评价,出资人评价是获取经理职务的最终认可评价。
  3.市场认可的三个维度——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和职业作风;职业能力包括:领导能力、业务能力和本企业所属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职业知识包括:领导知识、业务知识和本企业所属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
  4.职业资质评价与认证的三个作用
  一是发现识别作用——形成明晰的职业经理求职人群;
  二是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获取认证人员的职业认同(激励)与职业坚守(约束);
  三是推荐求职作用——认证证书成为有社会公信力和市场口碑的求职介绍信。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