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8月14日 10:41 2226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第一部分:早间国际新闻汇总
(综合最新的全球各大经济体经济数据,经济现状简析和官方重要言论)
美国:
美国7月零售销售月率持平,逊于预期
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ofCommerce)周三(8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零售销售表现不及预期,表明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初期失去一些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美国7月零售销售月率持平,预期为增长0.2%,前值确认为增长0.2%。
7月零售销售额增至4398.0亿美元,前值上修为4396.4亿美元,初值为4398.9亿美元。
美国7月零售销售鲜有变化,录得最近六个月以来最差表现,因为美国消费者的汽车需求放缓、且薪资涨幅不温不火抑制消费者的购买力。
扣除汽车后,美国7月核心零售销售月率增长0.1%,不及预期的增长0.4%,前值确认为增长0.4%。
7月核心零售销售额增至3521.6亿美元,前值修正为3518.3亿美元,初值3519.4亿美元。
就业增长尚未促成那种推高家庭消费的工资增长,显示经济在第二季度加速增长的势头可能无法延续到年底。一些零售商必须依赖促销和打折来吸引客户,消费占美国经济的大约70%。
本次数据显示,13大类中有八类销售在上个月实现增长,其中服装、杂货以及个人护理用品商店的销售领涨。
美国6月份商业库存继续走高,但升幅已经连续三个月趋缓
美国商务部(DOC)周三(8月13日)发布报告称,该国6月份商业库存继续走高,但是升幅已经连续三个月趋缓。
同时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商业库存月率增长0.4%,预期增长0.4%,5月份增长0.5%。
数据还显示,美国6月份商业销售月率增长0.3%,前值修正为增长0.3%。
分项指标,美国6月制造商库存月率增加0.3%;零售商库存月率增长0.5%;汽车/配件商库存月率增长0.9%;批发商库存月率则继续录得0.3%的增幅。
美国商务部还在今天的报告中指出,6月份库存销售比为1.29,5月为1.29。
有分析师称,商业库存走高的幅度,优于商业销售,进一步印证库库存对二季度经济的贡献作用。
美国商务部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长4.0%。库存回升、投资增长加速和个人消费支出回暖是推动美国经济在二季度强势回归正轨的三大支柱。
作为去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二季度库存季率增长1.66%,前值为萎缩1.16%。
商业库存是指处于储备状态的商品,它衡量了制造商,零售商与批发商间库存量的月度变化百分比。但库存量的显着增加或减少与市场状况和经济兴衰有直接的关系。
美国MBA抵押贷款申请活动指数下滑,因再融资活动指数走低
美国抵押贷款协会(MBA)周三(8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8日当周MBA抵押贷款申请指数下滑,因抵押贷款再融资指数走低。
数据显示,8月8日当周MBA抵押贷款申请指数下跌2.7%至337.7,前值为347.0。
数据还显示,美国8月8日当周MBA抵押贷款购买指数下跌1.0%至164.8,前值166.5。
美国抵押贷款协会还在今天的报告中指出,8月8日当周MBA抵押贷款再融资活动指数暴跌4.0%至1322.2,前值1377.0。
美国8月8日当周MBA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持稳于4.35%。
美国抵押贷款协会今天公布的数据还显示,8月1日当周MBA抵押贷款申请再融资份额跌至54%,前值54.5%。
美国7月财政赤字略低于预期,总体财政状况继续改善
美国财政部周二(8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今年7月份的财政赤字规模为95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80亿美元减少了3%,同时赤字规模也略小于各界此前所预期的960亿美元。显示美国总体政府财政状况仍在继续改善之中。
本财年迄今为止的前10个月,美国的总财政赤字规模为4600亿美元,为自2008年以来最低,2012-2013财年前10个月的赤字规模则为6070亿美元。7月份美国财政总收入为211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5%,本财年前10个月财政收入为2.47万亿美元。7月预算支出为3050亿美元,去去年增长3%,本财年前10个月支出总额为2.93万亿美元。
美国2013-14财年将于2014年9月30日结束。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