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趋势
2014年07月22日 10:47 5313次浏览 来源: 期货日报 分类: 有色市场
功能多样化、信息公开化、环节简单化、融资快捷化、成本低廉化、合作便利化
现代商品市场体系
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需要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借助完整的商品市场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商品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效配置商品资源。因而发挥商品市场机制在商品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体系。
中国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
商品市场按交易交割时间划分,一般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现货市场是出售商品、收取现金、即期交货的市场,市场主体间的权利让渡和交换客体的空间易位同时进行、一并完成。期货市场是买卖双方成交后,按合同规定价格在远期交付的市场,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标准化合约、保证金制度、大规模集中信息。
中国的商品市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阶段基本没有多少商品市场成分;第二阶段,1980—1992年,这一阶段集市贸易得到恢复,逐步建立起商品批发市场;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建立起商品交易的高级形式—商品期货市场,初步搭建起中国商品市场体系—现货市场—期货市场。
中国发展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必然性
不同国家对商品市场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根据不同商品的实际而定,现货基础好、商品标准化程度高的,往往实行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两级市场体系;现货基础差、商品标准化程度低的,往往实行现货市场—中间市场(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期货市场三级市场体系。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间相对较晚,商品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各层次市场发展不够协调,传统现货市场比重较大,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期货市场等发展相对滞后。而回顾中国期货市场的建立,它是对期货市场制度加以创新后大胆引进的结果,并不是商品经济自然演化的产物。因而,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的两级市场体系并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现货市场—中间市场(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期货市场的三级市场体系更适合于当今的中国。
现货市场、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关系
完善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应是原生品与衍生品市场的有机结合。现货市场是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基础。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是对现货市场的提升和改造,是连接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职能就是培育不发达的现货市场,努力做到现货电子交易与现货接轨,为期货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基础。而期货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为现货市场和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一定时间的价格预期指引。这三类市场彼此联系、相互补充,是不能割裂、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商品市场体系。
中国的现货电子交易市场
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发展的必要性
建立现代商品市场体系的需要。在中国目前阶段,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是现货市场发展演进的真实需求,向上延伸的同时也提升了底层现货市场的质量,为现货市场高效运转提供了供需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物流成本、扩大营销范围、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规避信用风险、管理价格风险的工具,在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市场形成一个相对权威公正合理的现货价格,并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为连接期货与现货市场搭建了一座稳固而可靠的桥梁,一套现代商品市场体系架构逐渐清晰。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国际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采用集群模式,而现货电子市场可在更广范围上建立集群平台,进行更流畅、更高效的信息共享、集成,从而实现更专业的分工协作,集中整合上、中、下游相互依存和互动的产业链条,有效约束假冒伪劣、恶性竞争等现象,促进联合创新、塑造区域品牌、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