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由矿业大国迈向矿业强国的思考
2014年06月24日 10:36 9894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一、从矿业大国和强国谈起
大国与强国是历史的、相对的、发展的、变化的国与国之间国际比较的概念。如果以国际影响力作为基本判断标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提出:一流大国(强国)可以被定义为,在其身处的国际社会中,能发挥最广泛影响力的国家。
盘点世界矿业强国发展形成的历程可以发现,矿业强国首先是矿业大国,矿业大国的形成与全球及本国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例如英国、美国霸权的形成产生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秘鲁和中东产油国等矿业大国;前苏联霸权的形成带动了哈萨克斯坦等矿业大国的形成;中国及金砖五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蒙古国等新兴矿业大国的形成。矿业大国的形成与该国矿产品生产、消费和矿产品进出口水平相关,也依赖于该国矿产资源的赋存条件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入规模。理论上讲,在国与国之间存在国际比较优势的条件下,矿业大国也是国际矿产品贸易中出口国与进口国的经济规模表现形式。
相比较而言,矿业强国是在矿业大国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国际矿业的溢出效应,即对国际矿业发展的持续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包括该国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力,对国际矿业金融市场的影响力,该国矿业公司对国际矿业市场的垄断能力,该国对国际矿业规则标准制定的主导能力,以及解决本国及全球资源、环境、灾害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论和技术能力等。
二、发展中的中国矿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管理矿产资源的国家,从西周开始,到商鞅变法“专山泽,兴盐铁”,矿业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联合国及我国产业划分标准专指的矿业包含采矿和采石业,属于第二产业;联合国及我国都将地质勘查归入技术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2012年,我国采矿业总产值7.99万亿,占GDP的14%;矿产品对外贸易总额9919.10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的23.8%;全国采矿业从业人员631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1.66%。全年地质勘查投入1200亿元,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亿吨的油田4个,超过千亿立方米的气田3个,50亿吨的煤田4处,发现国内最大的超大型铀矿床。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费国、生产国和贸易国。2011年底,中国企业在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累计对外投资2580亿美元,居各行业前列,中国已成为全球矿业中心和矿业大国。
三、矿业大国和强国的比较
1、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能力。由于矿产资源的赋存环境及成矿条件迥异,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依靠自身的矿产资源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占有、控制、开发和使用全球矿产资源的能力是衡量大国与强国的重要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1928年间,美国和英国控制着当时世界已知煤蕴藏量的53%,铁矿石的48%,石油的76%,铜的79%,铝的81%,铅的74%;到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在非洲控制了利比亚87%的石油产量,扎伊尔100%的钴、90%的铀、81%的工业用金刚石和50%的锂产量,在委内瑞拉控制了100%的铁矿石生产和70%的石油生产,还控制了拉丁美洲64%的铝土矿、62%的铁矿石,45%的锰和锌,40%的铅的产量;冷战结束后,美国加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控制,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规定由加拿大供应美国铀、镍、钛、铁矿石、铂族金属和钾盐等,由墨西哥向美国供应石油、银、铜等矿产,与加拿大公司共同重建拉美矿产资源供应基地,重新控制南非铬铁矿、锰、铂族金属、金、金刚石等重要矿产资源,渗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蒙古、东欧等转轨国家抢占控制权。对全球矿产资源的占有和控制是支撑美国霸权的经济基础。
2、对国际矿业金融市场的影响力。矿业金融市场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血液,谁控制力矿业金融市场,谁将控制全球矿业。因此,对矿业金融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是判断矿业大国与强国的最重要标准。国际矿业金融市场包括为矿业提供商业银行服务的货币市场、为矿业公司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证券市场和为矿产品定价服务的矿产品期货市场等。
证券市场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资金的主要融资渠道,交易所是管理证券市场和矿业公司上市融资的机构。全球主要为矿业服务的证券交易所有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南非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到2011年,6个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803家,市值30372亿加元,约合17万亿人民币。其中,纽约141家,市值占37.4%;伦敦191家,市值占14.4%;多伦多1646家,市值占14%;澳大利亚700家,市值占15.2%;约翰内斯堡56家,市值占11%;香港69家,市值占8.1%。6家证券交易所共给矿业公司融资311亿加元,美国、英国、香港和南非主要为矿业开采融资,占融资总额的48.9%;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主要为勘查公司融资,共融资159亿加元,约合900亿人民币。尤其让人关注的重大事件是,2011年2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合并,合并后的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融资平台国际矿产品期货市场分为有色金属期货市场、贵金属期货市场和能源期货市场。国际有色金属期货主要在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和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交易。贵金属期货交易市场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芝加哥中美州商品交易所、伦敦黄金市场、香港商品交易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国际能源期货市场主要有纽约商业交易所和英国伦敦的石油交易所。
二战后,英国的全球霸权逐步被美国取代,但从1773年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利用金融市场控制实体经济。与美国、加拿大合作控制全球矿业市场,是英国始终站在矿业强国地位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伦敦证券交易所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成功合并后,通过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及国际航运市场等,控制并垄断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资金供给和矿产品市场定价,对全球矿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