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6月17日 11:34 2381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全球汇市:
★澳联储6月会议纪要
★英国5月通胀数据以及零售销售数据
★美国5月份通胀数据
日内市场消息清淡,非美货币总体上表现强势,。英镑/美元一度突破1.7000重要关口,创下近五年来新高;欧元/美元再次在1.3500附近获得支撑,日内汇价小幅上涨;澳元/美元延续近期强势表现,即将公布的澳联储6月份会议纪要有望为汇价提供支撑;美元/日元继续在近期低点附近震荡。
日内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但是本周市场关注重点毫无疑问是美联储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延续逐渐退出QE的步伐,进一步削减QE规模,美元本周走高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欧系货币走势可能会进一步分化。日内彭博财经表示欧央行未来几个月很可能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欧元/美元随即反弹,但是由于欧元去经济基本面表现不甚理想而且欧央行有实施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的动力,市场看空欧元的兴趣较浓厚,一旦欧元/美元跌破1.3500或将打开进一步下行空间。英镑/美元涨势如虹,英央行在表示可能会提前加息后,英镑/美元进一步强势,如果汇价能够有效突破1.7000重要压力位,汇价有望打开进一步上涨空间。
OECD最新报告预期美国2014年GDP将增长2.5%,略低于5月份时的预期为2.6%;仍维持2015年增长3.5%的预期不变。OECD认为几个正面的趋势将合力推动美国经济更加稳固的复苏:就业市场保持稳定,将令私人消费得到支持;另外加上低利率、新建家庭的住房需求,房价及建筑业将得到支持;企业资产负债表健康、现金资产充裕,将投资活动大幅增长;财政活动对经济的拖累作用已经同比大幅下降。另外OECD的报告显示美国经济未来较欧元区更加乐观,这意味着欧元/美元远期走势不甚乐观。
◆纽约汇市:
日圆和瑞郎上涨,受伊拉克暴力冲突和俄乌天然气纠纷带动
*伊拉克暴力冲突刺激日圆和瑞郎的避险买盘
*俄乌天然气纠纷令避险需求上升
*欧元兑日圆从四个月低位反弹
*英镑兑美元升至1.70美元以上,为五年来首次
日圆和瑞郎周一上涨,日圆兑欧元一度触及四个月高位,因伊拉克暴力冲突恶化和俄罗斯与乌克兰天气然纠纷引发避险买盘。
英镑兑美元攀升至1.70美元以上,为约五年来首次,因投资者押注英国央行将在本年底前收紧货币政策。
美元下滑,因美国经济增长力道令人怀疑,投资者等待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升息时机的线索。
Oanda高级汇市策略师AlfonsoEsparza表示,推动日圆和瑞郎避险买盘的原因是,“地缘政治动荡和对美国经济复苏力道的疑虑。”
美元兑日圆下跌0.23%,报101.82日圆,在本月交投区间的低端。在美国市场稍早,欧元兑日圆挫跌至四个月低位,之后反弹至138.16日圆。
过去一周,逊尼派伊斯兰武装份子加强了对伊拉克北部的控制,试图推翻什叶派领导的伊拉克政府。
乌克兰未能如期支付天然气欠款,俄罗斯俄罗斯周一切断了对乌克兰的天气然供应,此举可能干扰对欧洲其他地方的供应。
美元和欧元兑瑞郎下跌,分别报0.8975瑞郎和1.2179瑞郎。
焦点在美联储会议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令油价不断攀升,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且可能限制美联储过早升息。
分析师预计,美联储决策者可能在距今约一年后收紧政策。美联储将在周二和周三举行政策会议。如果决策者暗示升息时间可能长于上述预期,美元或会下跌。
“美联储声明的措辞可能温和,暗示升息时机可能晚于市场预期,这可能限制美元的后市表现,”WesternUnionBusinessSolutions高级市场分析师JoeManimbo说。
美元兑多数主要货币下跌。
欧元兑美元升0.2%,报1.3569美元,高于本月稍早欧洲央行减息时触及的四个月低位1.3503美元。
英镑兑美元在纽约市场触及1.7011美元的峰值,为2009年8月来最高,之后回落至1.6978美元。
英国央行总裁卡尼的言论引发市场押注英国央行可能在本年底前收紧政策。英国央行副总裁宾恩在周日接受访问时称,对英国央行开始利率“正常化”表示欢迎,带动英镑进一步攀升。
欧元兑英镑一度跌至2012年10月来最低0.7959英镑的低位,之后反弹至0.7997英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下一页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