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论混合所有制的魅力

2014年03月07日 10:12 88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国企负责人:央企实力+民企活力=企业竞争力

  “中国建材混合了上千家(企业),国药集团混合了六七百家。”日前,在人民政协报社举办的财经智库沙龙上,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说,“我觉得第一是思想要解放,不要过多强调"国"、"民"。既然你混合了,大家就是一视同仁,企业就是大家的,既有国有经济,也有非国有经济,大家共同发展。”
  作为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两大央企的董事长,宋志平不仅是国内唯一执掌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超级“掌门人”,也是国资委系统内目前施行混合所有制最有成效的央企负责人。而在央企之中,这两家企业又都是处于竞争性领域的企业。用宋志平的话来说,这两家企业就是草根央企,一开始都非常困难,又处于充分竞争性领域,也没有资本金,所以反而是改革的倒逼机制促使了这两家企业探索混合所有制。
  自2006年3月中国建材香港上市起,宋志平打响了中国建材整合收购战,通过对民营水泥企业收购重组,中国建材先后组建了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等水泥公司,形成了坐拥4.5亿吨水泥产能的航空母舰型企业。中国建材的总资产是3000多亿,其所有者权益下一共是650亿。宋志平解释,其中国有资本只有210亿,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占到了440亿,也就是说国有资本在里边只占三分之一。
  在国药集团,宋志平则选择了民企中的明星企业复星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在公司国药控股的最初合资中,复星占49%,中国建材占51%。国药控股在香港上市后,加上广大投资者的进入,中国建材所掌控的股份进一步被稀释到了不到30%。
  “虽然说我们是控股管理,但是我们的资本里实际上非国有的资本已经占了大头,这是目前混合的状况。”宋志平在会上说。
  如何实施好混合所有制,宋志平从探索者的角度提供了一些经验。首先是不管民企还是国企,思想都要解放。
  宋志平称,中国建材一开董事会,50个人一坐,三分之二都是原来的民营企业负责人。混合所有制国有要接纳民营的,民营的也得认同国有的,大家形成一个共同体不分彼此了。思想是基础。
  其次,要做到收购要公平。
  “我们在做并购过程中不算计民营企业,从第三方审计入手到资产评估,一定要在协商基础上公平和透明,不留瑕疵。”宋志平说,“尤其在整合过程中,让他们留一定的股权,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三七开,给民营企业保留30%的股权,当然最近中国进一步提出混合所有制后,我们现在也思想解放了,民营企业保持45%、49%的股权都可以。让他控大股可不可以?我们可以变成财务投资人。虽然眼前我们还是国资控股,但我们也在探讨。市场整合好了,价格起来了,大家一起赚钱,我觉得这个才重要”。
  再次是要在企业经营中发挥民营企业的活力,让民营企业的活力与国有企业的实力结合起来。
  这些民营企业家过去都是打天下的“豪杰”。做了一辈子,一些人在混合之后会没有归属感。宋志平称,对于中国建材来讲,在整个扩张领域还缺企业家,这些人都是在市场中历练出来的企业家,所以我们原则上都留下,把他们转化成职业经理人,这个转化非常成功。
  宋志平表示,现在中国建材的这些基层企业或者产业平台,不管是水泥、石膏板、玻璃纤维,每个企业都是混合所有制,这些管理的头基本上是在市场上历练出来的民营企业家,既有股本,同时又是管理者。但是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财务总监是中国建材集团派遣的。因为这些企业中民营企业家自己有股份在里面,所以都做得非常好。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感觉到有了机制就可以放心,没有机制就一百个不放心。
  不过,对于现阶段两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情况,宋志平觉得还有三个问题要解决。
  第一个是如何解决国有管理体制与混合所有制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比如,国资委给国企总部的红头文件,企业照单发到混合所有制的企业中去了。但这样的行政化的做法进来了,一些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就有意见,认为政企分开还不到位。
  第二个是上市公司有一股独大的问题仍然存在。宋志平称,要让投资者的眼睛进来。下一步在整个混合所有制里去完善和加强。
  第三个是现在大家有很多误会。
  “民企搞了混合所有制是不是被国企化,国企搞了混合所有制是不是被私有化?”宋志平说,“我认为都不是。混合所有制应该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去我们搞过公私合营,确实把私有的都国有化了。现在我们认识很深刻,现在我们搞的混合所有制,目标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