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资从何来 重金属耕地修复之困

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重金属治理与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阳生

2014年03月07日 9:45 872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2013年12月30日,国土资源部对外宣布,将于2014年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严重超采综合治理试点。
  从2008年开始,针对耕地污染治理的政策密集出台。受政策利好影响,众多土壤修复企业短时间内迅速增多,且鱼龙混杂。此外,地方政府尚处于“示范工程”阶段,专业人才资源有限,短时间内难以适用于大面积的耕地土壤修复。
  面对5000万亩中重度耕地污染,资金问题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
  “四十分之一”
  2012年,国土资源部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积为20.27亿亩。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透露,环保部土壤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左右。而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环境调查,在区位上及整个评价上和环保部趋同,即全国中重度耕地污染面积相当于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十分之一。
  2013年初,广东省查出多批次来自湖南省的镉超标大米,引发了群众的“镉米”恐慌,以及对湖南耕地污染状况的猜测。同年6月,记者了解到,湖南省农业厅对全省4525万亩农产品产地进行了污染区域类别划分,筛选出了重点污染区域。
  “湖南目前粮食年产量是600亿吨,即使重度污染区退出口粮生产,估计可能一共影响十几亿斤到二十亿斤左右。虽然数目不太确定,但我们认为对湖南省的粮食生产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因为我们每年粮食产量上下浮动十几亿斤是很正常的。”当时,湖南省农业厅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直至2013年12月中旬,“镉米”产地湖南益阳多名农业系统工作人员均表示,益阳市尚未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农民的农业生产照常进行。
  政策信号
  “现在国家要做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我认为需要三个前提:一是问题严重,二是要有成熟可靠的技术,三是要有行业统一的修复标准。而后两个条件,目前都还不具备。”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阳生这样分析。
  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土壤修复技术是刘阳生的研究领域之一。他和他的团队从2005年开始,就着手研究城市淤泥堆放农田对土壤的影响等耕地重金属污染课题。
  刘阳生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重金属治理与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秘书长。他记得,2010年之前,全国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企业不超过20家,其中真正具备专业能力、“叫得出名字的”只有5家左右。而到了2013年,专委会掌握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00家。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