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等资源需加大战略与商业储备
2014年03月03日 9:28 8957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未雨绸缪多方面筹谋资源战略
由此可见,从全球范围与长远战略眼光来看,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不是缺乏需求,而是重要资源产品供应的瓶颈约束。必须高度关注这个问题。
一是要继续进行境外资源产品投资,进行兼并重组。即便遭遇一些挫折,也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二是要在国内进行重要资源产品储备。我们要建立石油、矿石、有色金属、橡胶、粮食等重要资源战略库存储备。这种库存储备应当数量规模巨大,除了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的必要需求之外,还要能够影响国际市场供求关系与行情波动,真正体现中国的价格影响力。
三是要大力培育发展各种资源产品市场,包括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同时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四是要适度调整国内建筑结构,在大城市商厦和公用设施建设中,要鼓励推行钢结构建筑,逐步减少对于进口矿石依赖。钢结构建筑,虽然初期建设成本较高,但考虑到环境保护与资源保障,算长远大账还是划得来的。
五是加大国内金属、塑料、橡胶等废旧物资回收力度,大力开拓“城市矿山”资源,尤其是要研发提高各类电子产品回收技术,但不可以在回收过程中导致二次污染。国家要在税收、贷款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
多方面筹谋资源产品全球战略,还必须考虑地缘政治影响。目前,全球石油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大的改变。美国对于境外进口依赖,尤其是对中东石油需求下降,使其外交政策不再被国际油价“绑架”;而中国则向相反方向变化,2013年进口原油2.8亿吨,对外依存度接近6成。
在此格局之下,中国能源发展和安全或将面临严峻挑战,对于价格上涨更为敏感。不仅是石油如此,中国在矿石、有色金属、谷物等其他资源产品方面也面临同样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加大资源产品的战略储备与商业储备,作为中国外汇储备适度实物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应对国际行情波动与供求关系变化的杀手锏。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