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等资源需加大战略与商业储备
2014年03月03日 9:28 8956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结构调整不改需求旺局
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消费将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特别是服务业占据经济比重会有显著上升。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资源产品中国需求因素减弱,甚至得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已近尾声的结论。
实际上,调整经济结构势必要求增强国民经济“短板”,比如更为关注环境保护、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水平等,这都需要大量施工建设与日常维护,产生更多的资源产品消耗。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来自国内消费,包括服务业的更快增长等,但这不会改变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必然产生的资源产品消耗量增加的基本趋势。
必须指出的是,过去出口外向型的经济结构中,许多资源产品并非由中国国民自己消费,而是进口到中国进行加工,再转手出口,最终被国外居民所消费。2013年,中国直接与间接出口粗钢差不多有1.5亿吨,需要消耗高品位铁矿石2亿吨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当年所进口的8亿吨铁矿石,至少有1/4是被境外居民消费了。随着中国经济再平衡,国内消费比重提高,出口占比下降,今后将会有更多资源产品被中国国民所消费,而不是减少。
今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有可能下降,不太容易恢复到两位数的增长率,但由于基数的持续提高,即使增长率出现回落,因此增加的资源产品绝对量也比以前大了许多。所以说,尽管中国经济面临重大变化,但资源产品长期需求前景依然正面。
全球资源产品需求增加新动力
审视资源产品供求关系,不能局限于中国国内,还要有全球视角。放眼今后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新因素会推动全球资源产品需求的巨大增长。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所推动的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产生巨大资源产品需求。
近期以来,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经合组织新近公布的去年12月份综合领先指数(CLI)显示,其成员国与欧元区的整体水平均高于100,分别为100.9和101.1。英国中央银行发布最新报告预计,英国今年经济增速将达到3.4%,比此前预计的2.8%有大幅上调。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将会推动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发达国家进行的电力设施、水利设施、高速公路修复与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产生资源产品需求巨大。麦肯锡发布报告认为,到2030年,全球需要投入57万亿美元,进行道路、电力以及水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来维持经济增长。今年1月份,中国出口(按美元计算)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增长10%,其中钢材出口量达到677万吨,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38%。
二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巨大发展潜力。
人口增长是资源产品需求增加的最重要因素。美国人口普查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认为,2025年世界人口将突破80亿关口,2050年则达到94亿。当印度、巴西、印尼、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今后一起进入经济较快发展阶段,而且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时,由此增加的资源产品需求总量会是很惊人的。
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印度最有可能颠覆未来全球资源产品供求关系。现在印度在矿石、金属、石油等资源产品的人均消费方面,只有中国的1/5到1/10,与美国比则差距更大。随着印度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其未来一定会凭借世界最多人口国家地位,崛起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源产品消费大国。以铁矿石市场为例,未来10年之内,印度有望由以前的全球最大现货铁矿石出口国家,转变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铁矿石净进口大国,并引发铁矿石全球供求关系的剧烈变化。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