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四大环保指标进度滞后
2014年02月19日 9:6 7239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分类: 重点新闻
“十二五”进程已过大半,除去经济指标完成良好外,让更多百姓关注的环保指标,完成状况却不容乐观。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处了解到,目前涉及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能源消费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四大环保指标,尚未能按进度完成。
而国家发改委与环保部之间的调研状况也出现了矛盾的局面。
环保调研结论不一致
在国家发改委新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透露,“‘十二五’规划提出年均GDP增长目标为7%,在过去三年里实际增长分别是9.2%、7.7%和7.7%,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走势,要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7%的目标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最纠结的局面是,有四项指标完成得并不乐观,“这四项都是和环保节能有关的”。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能源消费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完成情况,按进度滞后。”徐林透露,对“十二五”规划实施进展不力的节能环保领域,下一步要采取强力措施不断改进。
2011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减少8%,同时将氨氮和氮氧化物首次列入约束性指标体系,要求分别减少10%。
在徐林公布信息的同一场合下,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则表示,“为了结合大气治理,一些地方政府启动了钢铁、水泥、电力、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脱硫脱硝及除尘改造工作。比如,河北省拆除了一批钢铁和水泥的生产线,对全省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点企业加强了环保监控。”
陈斌甚至透露,“一些地方,在高耗能和排放较大的企业中安装了IC卡,进行实时监控。”记者向陈斌询问,“IC卡执行情况怎样,能否做到有效监控。”陈斌表示,“应该执行得还可以。”
国家环保部一位部门负责人则向记者透露,“地方环保执法力度一直上不去。我们去调研,一吨钢材的利润只能买一瓶水,这种情况下,开环保设备的钢厂非常少。”
该人士向记者算了一下账,“环保脱硫排放装置,运行一年,成本要1000万元,少开一天就是赚30多万元,这与每吨钢材的利润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是满负荷运行环保装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盈利228.86亿元,如果剔除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钢铁主业基本是盈亏持平。2013年列入统计的会员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0.62%。
“在这种情况下,钢铁企业花钱会特别谨慎,想方设法通过多元化、多种经营发展战略,把钱花到国民经济需要、投资省、建设周期短、节能环保、效益好的项目中去,提高投资回报率,尽快改变经济效益低迷的困境。”兰格钢铁网分析师认为。
“所以,钢企在环保上会出现很多问题。”上述环保部人士表示。
有分析认为,2014年,钢材价格依旧处于弱势,钢铁行业依旧不容乐观。
而钢铁和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与节能减排的关系非常密切,包括与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能源消费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等息息相关。
“未来的环保任务非常艰巨。”上述环保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