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一组有色金属国际资讯

2014年01月10日 16:44 156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中国20多艘运镍矿石船滞留印尼


  近日,航运界网站披露一则消息,目前有20多艘中国货船滞留在印尼港口,分属多家航运公司,今后损失可能要达到上千万美元。其中上海一家航运公司1艘6.2万载重吨的散货船,从2013年12月21日起就滞留在印尼港口。上海海事局船员处昨天表示,中国航运公司的货船滞留在印尼,可能是受牵连于印尼政府不允许镍矿石出口政策的出台。
  上海船公司回避媒体
  1月8日深夜,航运界网站披露一则消息,称中国多家航运公司运营的船舶,在印尼港口装货完毕后,却被印尼扣留,无法离港。据了解,被滞留的船舶多达20余艘,估计损失已达100万美元。随着时间推移,航运公司损失可能会达上千万美元。
  航运界网站称,上海而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该公司有一艘6.2万载重吨的散货船AERIKO轮,于2013年12月21日到达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的码头,装运镍矿石。“由于印尼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在2014年1月12日施行禁止原矿的出口,AERIKO轮原计划于禁令施行前离港,但现在遇到了无法正常办理离港手续,因此导致船舶长期滞留的困境。”
  上海而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主营印尼、菲律宾到国内的矿业和煤炭的运输,为船东提供船舶配员、管理、配货一站式服务。上海而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属于中介性质。
  装货完毕不得离港
  中远香港公司运营的JINCHENG轮,以及其他中国船东运营的HEYUAN轮、HAIYANGZHIXIN轮、BAORESOURCE轮,与上海而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的AERIKO轮一起被扣于印尼同一个装货码头。附近的另一个装货码头,则有ROYALOCEAN轮被扣。
  截至昨天,JINCHENG轮被扣13天,HAIYANGZHIXIN轮被扣10天,BAORESOURCE被扣6天。所有被扣留的中国船舶都早已完成装货作业,并且依法缴纳关税和按正常程序办理了离港手续,却迟迟无法取得离港证,一直滞留在装货港的锚地。这些被滞留船舶的船东,都全力与印尼方面沟通,但印尼当地的海事局不批准中国航运公司的离港要求。
  某航运企业人士抱怨道,去年10月4日抵达印尼苏拉威西岛东南pomalaa锚地装运镍矿石,也遭遇这种困境,“装完之后又等了一个星期才让走。那地方不好补给,最怕的是没淡水。”而航运界网站也介绍,装货港的锚地较为偏僻,被扣船舶的供给补养极其困难,船上大量中国籍船员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或因矿山生产不合法
  上海海事局船员处昨天在官方微博上做出分析,“印尼扣留20余艘中国货船,或因矿山生产不合法。”
  综合我国驻印尼大使馆官网、我国驻印尼经济商务参赞处官网、中国-印尼经贸合作网的资料,印尼富含石油、天然气以及煤、锡、铝矾土、镍、铜、金、银等矿产,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最近印尼采取进一步限制原矿出口的政策。
  中国每年镍需求量为85万吨,其中45万吨来自镍铁,中国镍铁冶炼主要以镍品位高、铁含量低的印尼红土镍矿为原料,航运企业从运输业务中获利。
  航运界网站人士告诉商报记者,根据印尼将于2014年1月12日生效的矿产出口禁令,矿业公司必须在出口之前对矿石进行加工。近年来,因印尼矿石出口政策而引发的贸易与航运纠纷比比皆是。
  “禁止原矿出口的政策到底产生了一点影响,只可惜连累了中国船东。”网友Arthur_Kong同情被扣船舶的航运公司和船上的船员。网友“爱在雨中爱在雨中”指出,印尼镍矿拿不到证件早已不是新闻,“只是这回搞得比较恶劣。”
  印尼国内业界对矿产出口禁令一直持有不同态度,要求将允许精矿石出口的政策延续到2017年,但此项提议未被印尼国会批准。
  运价一周内下跌6%
  有知情者称,通常情况下,镍矿石的运价较高,而能够装运镍矿石的船舶,其数量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有限的,“能装镍矿就不会去装煤。”
  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介绍,上周在太平洋航运市场上,超灵便型货船的日租金大幅下挫。上周四,中国南方往返印尼的超灵便型货船,平均日租金为10119美元,较前一个周四下跌16.9%。
  部分原因是节假日期间,超灵便型船市场表现较为混乱,成交价较为分散。但是,印尼镍矿、铝土矿石等矿石大量减少也是因素,导致太平洋航运市场上的这种船型的运价继续下行。
  “在南中国往返印尼航线上,部分船东的喊价已经低于1万美元/日,而且仍有下跌空间。”上周四,印尼塔巴尼奥至中国广州煤炭航线运价报收于11.136美元/吨,较前一个周四下跌6.9%。印尼苏拉威西岛东部至中国天津、菲律宾苏里高至中国日照的镍矿运输航线,运价分别为16.09美元/吨和12.389美元/吨,较前一个周四下跌4%和6.2%。

[1] [2] [3] [4] [5] [6] [7] [8]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