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瞄准海外 建立境外矿产基地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找矿突破纪略
2013年12月24日 9:42 9309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重点新闻
搏击海洋:力促海洋强国伟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而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地勘单位来说,进军海洋,首要任务是如何攻克海洋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海上矿产资源的规模性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一勘院是国内最早从事海洋矿产勘查的地勘单位,多年来的探索使其积累了丰富的海域矿产勘查经验。1997年,该院成立了“山东鲁地海洋地质勘测院”,专门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勘查工作,先后完成海洋地质调查、勘查项目64个。
1997年,一勘院接到原地矿部下达的任务:实施我国第一个海洋固体矿产资源调查项目——山东省胶东半岛近海矿产资源调查。经过近3年的努力,一勘院对胶东半岛海岸带进行了海岸能级划分和沉积区的划分,不仅填补了国内海洋固体矿产勘查的空白,而且为进一步开展滨海砂矿勘查,以及确定其它矿种找矿靶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3年,一勘院开展了“山东省浅海砂矿调查与采矿环境影响预评价”项目,主要工作内容是提出海砂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保护海洋环境,促进山东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工作,一勘院新探明各种砂矿资源23亿吨,并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在山东省浅海区划出砂矿资源禁采区、限采区及可采区,为矿产资源及海洋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6年,一勘院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普查”、“山东省莱州市朱由西部海域金矿普查”探矿权并获通过。近年来,一勘院在推进、实施该项目过程中,率先利用海域高精度弱磁测量,结合浅地层剖面测量及钻探,确定了普查区的三山岛金矿带走向、规模和产状,找到了一个比陆地矿床规模更大更富的海底金矿床,其矿体厚度达47米,平均品位10.5克/吨,预计金金属储量达数百吨。为实现找矿连片突破,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将该海域划入“山东莱州-招远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2011年,这一整装勘查区又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首批47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之一。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域为我国目前划分的3批整装勘查区中惟一一个涉及海上勘探的整装勘查区。
另外,一勘院人还完成了亚洲第一个海域煤田——龙口黄县煤田北皂煤矿海域扩大区的补充勘探,这也成为该院搏击海洋“案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工作区域位于山东省龙口市西北隅,为北皂煤矿陆地井田向北部海域的自然延伸。2006年~2008年,一勘院采用数字地震、机械岩芯钻探、地球物理测井等综合手段进行勘探,最终获得可采煤层3层,煤层总厚度达10.29米,提交煤炭和油页岩资源储量2.12亿吨。
以一勘院提交的勘探报告为基础,北皂煤矿陆续在该海域设计了多条海下采煤工作面。由此,北皂煤矿成为我国首家实施海下采煤的矿井,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六个掌握海下采煤技术的国家。
回望山东一勘院这一路高歌奋进,在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几代一勘院人坚韧不拔的拼搏、坚定从容的步伐、沉稳厚重的积淀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拓创新、诚实守信、精益求精、争创一流”,始终是一勘院领导班子在艰苦创业过程中秉承的管理理念,也是全院干部职工全心奉献地勘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信条。
当前,矗立于泰山脚下、黄河岸边、圣人故土的一勘院,正朝着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光明前景,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为抓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资源山东建设”战略,在山东省地矿局“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百年地矿”的发展征程上继往开来、乘风破浪,以更加铿锵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以更加澎湃的激情书写更加绚烂的华章!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