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瞄准海外 建立境外矿产基地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找矿突破纪略
2013年12月24日 9:42 9308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重点新闻
瞄准海外: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基地
海外找矿,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基地,是我国缓解资源保障压力的必然之路。
2008年,山东省地矿局经多方考察论证,决定到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打天下”。一勘院作为“排头兵”,抽调精兵强将远渡重洋,步步为营展开工作。同年,该院在珀斯市注册成立华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建立工作生活基地,并在资金、技术、人才和设备等方面倾力支持,勘查国家急需的铁、铝土、铀等矿产,并实现了境外找矿新突破,为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基地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10年9月,国土资源部部长、时任山东省省长姜大明率领山东省政府代表团,在澳大利亚见证了一勘院与维纳斯资源公司、BRL铝土矿公司、GHL铀矿资源公司、联合铀矿公司等国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勘查协议的全过程。
2012年8月,国家发改委主任、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赴澳大利亚参加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专程前往西澳洲达令山地区,考察了由一勘院实施的铝土矿普查项目。他在充分肯定一勘院取得找矿突破成果的同时,希望一勘院为祖国的资源基地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领导的鼓励和殷切期望,是压力,更是动力。一勘院人不辱使命,在短短几年内即提交了一份精彩的答卷:由于靶区选得准、勘探技术精,在澳大利亚的伊尔高矿区获得铁矿资源量近20亿吨,在达令山矿区获得铝土矿资源量近1亿吨……另外,其在库努纳拉地区实施的铀矿预查项目,以及在北领地开展的铀矿普查项目,均显现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与此同时,一勘院还先后到周边邻国及部分发达国家进行考察调研,并与3个国家初步达成了包括金、铁、煤等矿种在内的多个项目合作意向。
山东一勘院境外资源基地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我国实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参与世界资源市场竞争及资源再分配具有重大意义。
探采一体:从“打工者”到“资本经营者”
2004年,从界梁子煤矿提起最后一根钻杆,到决定与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携手开发,一勘院“探采一体”的战略理念,率先在新疆迈出坚实步伐。“商业跟进”的思路,不仅让一勘院真正完成了从“打工者”向“资本经营者”的转变,同时也延长了其产业链条,加强了地勘单位与矿业企业的联合协作。
思想的高度决定眼界的宽度。事实上,在这之前,一勘院早已开始摸索“探采一体”的发展之路。
鑫泰公司前身是海阳市郭城金矿,由一勘院与海阳市黄金工业公司于1995年9月共同出资组建。该矿投产当天,时任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局长徐曰鹏带领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专程前往,并将原计划举行的山东省地质矿产厅挂牌仪式推迟了两天。局领导对一勘院探采一体化实践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鑫泰公司已从一个成立之初仅有0.25吨黄金资源量、每年利税不到50万元的小规模经营合资公司,发展为拥有固定资产总资产3.5亿元,年处理矿石40万吨,年产黄金超0.5吨,每年利税超3000万元的中型黄金矿山企业。
矿业开发,资源保障是前提。2009年,以一勘院为主体的骨干技术力量,经过科学论证,在土堆、沙旺矿区深部及外围区域组织开展了三期大规模地质探矿大会战,成功探获资源矿石量740万吨,平均地质品位3.11克/吨,金金属量近20吨,为该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奠定了基础。
资源的扩张,吸引了中国黄金集团的加盟,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营中,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凸显了在资金、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实力;一勘院则充分发挥了地质勘探、矿权办理、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优势;而海阳黄金公司则在土地征租、关系协调等方面主动出击……由此形成的国有企业、地勘单位、地方政府“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之势,成为矿业开发合作模式的最佳组合和典范。
一勘院在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中探索出的合作办矿模式,为全国地勘单位走“探采一体”之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