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为有色产业带来福音

2013年12月21日 8:26 78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带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契机不断被提及,而一个广义的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带动人口的流动和户籍的改革,也将是带动一系列产业全方位升级的建设,其中包含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铁路公路投资、民生改善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提升。可以说,城镇化建设不仅将会拉动有色金属需求,还会给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原料提供支撑,使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城镇化建设是扩大内需的潜在动力
  城镇化建设将带动消费增长。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据统计,到2030年,我国将有2亿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增长。一方面,城镇人均工资较乡镇工资略高;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可分配资源增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增多,在整体收入均得到提高的前提下,人均消费水平将得以提升,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增长。有专家估算,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的提升,到2016年我国消费规模将达30万亿元以上,2020年接近50万亿元。
  城镇化建设将扩大投资需求。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住房需求增多,将会带动房地产产业;城市扩容新建,将会带动道路桥梁、城市铁轨的投资;城与镇的新型结合,将会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城与城的链接,将扩大高铁等铁路投资建设。据统计,按农民工市民化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到2020年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轨道交通所需资金将达到8000亿~10000亿元。
  城镇化能为扩大内需提供产业基础。城镇化建设可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可以实现结构转型,推进经济的服务化。城镇化建设对环境污染方面的重要要求将会促使产业集中度生产,将会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由于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会促使第三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欧美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70%,人口的集聚将使企业聚集,形成企业群或者产业群,购买力提高后,零售及服务业必然兴起,随之而来的信息化产业也将取代原有的工农业化,形成产业结构的转型。
  当然,城镇化在拉动内需的动力上,一些经济学家已经阐述得很详实,在此简单表述上,将看出城镇化建设将是我国扩大内需新的增长点和潜在动力。
  城镇化建设将会拉动有色金属需求
  在城镇化建设推进及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基础建设投资、房地产投资、消费品、工程材料和机械材料等领域的投资,都将会增加有色金属的需求。
  基础建设投资将是城镇化建设的保证。城镇化建设在缩小城与镇的距离上,对高速公路的投资、对城市道路的规划投资中不仅对水泥、沥青等基本原料的需求增多,对隔离栅、护栏网、铝合金型材、黄铜、镀锌板等物料的需求增加,这将会带动锌、铜、锡、铝等有色金属的需求。从东部成熟的城镇化建设中看出,高速路的建设与高铁的快速发展均可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所以对铜、铝、钼、镍、钒等有色金属的需求将增多。
  房地产建设仍将是城镇化建设不变的主旋律。大量的人口涌入,住房需求的增多,将带动房地产领域的发展,将对铜、铝、钼、钒、硅等有色金属的需求增加;与此同时,与建筑及室内装饰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镀锌钢板、铝合金建筑型材、黄铜水暖件、电线电缆等制品的需求将带动铜、铝、锌、镍、锡等一系列有色金属。
  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带动下,工程建设,耗材方面的跟进,将带动现有设备的使用和更新,对机械制造业领域带来刺激,将带动硬质合金、高速工具钢、特种钢材等含钨、钼、钴、钒等有色金属的需求。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