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能源发展思路势在必行
2013年12月16日 11:27 4276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相关新闻
首先,热电联产电站的发电能力和供热需要总体匹配,并建设一定比例的储热设施,用储能设施来调节发电和供热的不平衡,使热电联产电站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在城市供热系统中建设一些集中储热式电锅炉,利用电力系统低谷时段的富余电量,特别是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进行供热,既可以满足供热的需要,也可以参与电力系统的调节,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环境。
第三,要鼓励分散用户优先使用电供热设施进行供热,并尽可能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平衡。过去重视热电联产,今后要同时重视热电联产和联用,这将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二是要更好地发挥各类大型能源基地的作用。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性,我国可以形成多种特色的大型能源基地,包括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煤电基地,以及今后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三北”地区风电基地和西北地区太阳能发电基地。发挥好这些能源基地的作用,对保障能源清洁可靠供应意义重大。为解决中西部地区大气污染问题,需要调整中东部地区的能源发展思路。
首先,充分利用好本地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做到能用尽用,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
第二,优先利用天然气、瓦斯气、页岩气、生物沼气等气体燃料建设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产项目,用于满足各类用热需要。
第三,严格控制新建煤电项目,当地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天然气发电不能满足的电力需求,主要依靠大型能源基地输电解决,特别是要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基地的电力,加强抽水蓄电电站和储能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尽最大努力减少煤炭消费特别是煤炭直接燃烧消费,这是根本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三是要发挥好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引领作用。能源设施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具有使用期长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的特点,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目前,我国能源建设已取得很大成绩,基本满足了当前能源消费的需要,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特别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远来看,如何保障能源的经济、清洁、可靠供应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从战略和政策等方面做好能源发展的引领工作。
首先,要制定清晰的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目前,全球正处在重要的能源转型时期,实现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能否实现能源转型将是检验能否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的重要试金石,制定明确的能源转型战略和发展目标,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向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对实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要制定科学的能源税收政策。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能源税收体系,现有的能源税主要是资源税和生产过程的增值税,即使这样的税收政策,也没有很好体现对不同能源品种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能源税率设置总体还是从增加税收的角度考虑的。能源税收政策的制定,既要从保障国家税收需要出发,更要从引导调整能源结构、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需要出发,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制定化石能源消费税政策。
第三,要放开能源消费价格,发挥市场的力量,有效调节能源消费。价格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的关键,没有灵活反应市场供需和要求的价格政策,不可能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的能源价格,特别是电力价格总体是控制的,既不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状况,也不反映电力的丰枯和峰谷特性,对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十分不利。
我国能源产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是今后能源发展最突出的特点。必须紧紧把握这个时代特点,综合施策,推动能源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作者为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