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12月11日 11:21 2256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英国:
英国10月工业产出月率上升0.4%,好于预期
英国统计局(ONS)周二(12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该国10月工业产出月率好于预期,制造业产出年率升幅创逾两年最大,表明英国的经济复苏对消费支出的依赖正在减弱。
具体数据为,英国10月工业产出月率上升0.4%,预期上升0.3%,前值上升0.9%;年率上升3.2%,预期上升3.2%,前值上升2.2%。
同时,英国10月制造业产出月率上升0.4%,预期上升0.4%,前值上升1.2%;年率上升2.7%,创2011年5月以来最大升幅,预期上升2.9%,前值修正为上升0.7%,初值上升0.8%。
上周公布的调查亦显示,英国11月Markit/CIPS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跳升至58.4,扩张速度为近三年来最快,且聘雇跳增,增添英国经济上行动能加速迹象。
英国10月全球商品贸易逆差收窄至97.32亿英镑,不及预期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周二(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全球商品贸易逆差收窄幅度不及预期。
具体数据为,英国10月全球商品贸易逆差为97.32亿英镑,预期为收窄至93.5亿英镑,前值上修为100.99亿英镑(为2012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初值为98.16亿英镑。
10月英国对非欧盟国家贸易逆差收窄至32.54亿英镑,低于预期的36亿英镑,前值修正为38.92亿英镑,初值为38.45亿英镑。
英国对欧盟国家贸易逆差扩大至64.78亿英镑,前值修正为62.07亿英镑,初值为59.71亿英镑。
包括服务贸易在内,英国10月整体贸易逆差为26.19亿英镑,前值修正为26.44亿英镑,初值为32.68亿英镑。当月英国服务贸易顺差收窄至71.13亿英镑,前值修正为74.55亿英镑,初值为65.48亿英镑。
数据还显示,10月商品出口量月率下降0.7%,前值修正为下降1.1%,初值为下降0.8%;进口量月率下滑1.3%,前值修正为上升1.6%,初值为上升1.8%。
至10月的三个月,商品出口量下滑4.1%,进口量增长0.7%。
贸易逆差对英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影响很大。此前数据显示,英国第三季度GDP增幅为0.8%。
英国至11月三个月NIESR-GDP预估年率升幅扩大至0.8%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NIESR)周二(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升幅预估在至11月的三个月里略有扩大,但尚未恢复至经济衰退之前的水平。
具体数据显示,英国至11月三个月NIESR-GDP预估年率上升0.8%,前值上升0.7%。
数据公布机构NIESR指出,英国经济出现大范围持续增长,这对该国经济复苏带来支撑,扩张速度与“逐步缩窄英国负面产出缺口”相一致。
此前,英国国家统计局(ONS)于11月27日公布的修正值数据显示,英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确认为0.8%,经济增长仍主要由强劲的消费支出带动;而统计局另外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英国工业产出在10月份上升0.4%,略好于市场0.3%的升幅预期。
英国央行(BOE)行长卡尼(MarkCarney)周一(12月9日)表示,英国经济复苏正处于实现自我可持续动能的阶段,但还需在未来一段时期维持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
◆俄罗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一次下调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并表示若想真正降低居高不下的通胀率,俄罗斯央行应考虑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IMF周二表示,目前预计2014年俄罗斯经济将增长2%,远低于最初3.8%的预期,也低于经济部最近的2.5%的预期。这是今年IMF第四次做出的对俄罗斯2014年的经济预期,也意味着俄罗斯经济停滞将持续下去。
受出口需求疲软及国内投资减少的双重打击,曾经的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正面临严峻经济形势。今年该国经济是普京2000年执政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
同时IMF表示,俄罗斯通货膨胀依然高于该国央行预期,但经济增长已接近饱和状态,这意味着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法起到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IMF出具的报告显示,“尽管经济发展接近饱和状态,持续走高的通货膨胀说明仍需采取紧缩政策。”
自2012年9月,俄罗斯央行不顾企业家们要求宽松货币政策、降低贷款利率的呼声,始终保持贷款基准利率不变。
俄罗斯央行多次表明,由于经济发展已经接近饱和状态,降低利率只会刺激通货膨胀。尽管央行态度强硬,俄罗斯今年的物价增长了6.5%,超过了此前物价增幅为5%-6%的预期。
IMF还补充,IMF支持俄罗斯的财政政策,但未来三年总支出将有可能高于财政准则水平,因此俄罗斯有必要充分补充储备基金,否则政府将不得不使用应急基金。
IMF强调所有的预测都具有风险性,这主要源于俄罗斯为了支撑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油价、增长无担保贷款以及加大改革步伐。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