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12月11日 11:21 229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亚洲经济:
  ◆日本:
  日本11月M2货币供应年率增幅扩大至4.3%
  日本央行(BOJ)周二(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1月M2货币供应年率增长4.3%,上月为上升4.1%。
  M2货币供应是衡量日元货币供应的主要指标,它包括钞票,硬币,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或债券及企业可转让存单,也是衡量通胀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货币过度扩展将加大加息的压力。
  数据还表明,日本11月M3货币供应年率上升3.4%,升幅高于上月的3.3%。
  此外,11月广义流动性年率攀升4.2%,增幅也高于上月修正后的4.0%。
  日本10月核心机械订单月率上升0.6%,与预期一致
  日本内阁府周三(12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0月核心机械订单月率上升0.6%,与预期一致。
  具体数据显示,日本10月核心机械订单月率上升0.6%,预期上升0.6%,前值下降2.1%。
  日本10月核心机械订单年率上升17.8%,预期上升15.0%,前值上升11.4%。
  数据公布后日本政府上调机械订单评估,并称机械订单呈现温和增长趋势。
  日本内阁府每月统计私营部门对机器设备的订单变化,但不包括船舶和公用设备。
  核心机械订单数据是工业产出的先行指标,可据此判断未来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走向,进而帮助外汇投资者判断短线日元走势。
  日本10月第三产业活动指数月率下降0.7%
  周二(12月10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日本10月份第三产业指数月率下降0.7%,上月修正后为持平。
  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公布,日本10月季调后第三产业指数下滑至99.6。
  行业活动性萎缩的有:金融和保险,房产和商品租赁,膳宿、餐饮服务,杂项服务(除政府服务等),批发和零售贸易,信息和通讯,生活相关和个人娱乐服务,科技研究、专业技术服务以及复合服务类。
  行业活动性增长的有:供暖供气,医疗福利以及运输和邮政活动。
  日本第四季度BSI大型制造业信心指数正9.7,乐观程度降低
  日本财务省和内阁府周二(12月10日)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四季度BSI大型制造业信心指数为正9.7,表明大型日本制造业者对企业状况的乐观程度降低,日本国内需求可能正在变弱。
  具体数据显示,日本第四季度BSI大型制造业信心指数为正9.7,前值正15.2。
  该调查结果可能预示着日本央行将于12月16日公布备受关注的企业短观调查报告不佳。
  调查结果并显示,日本政府上修2014年第一季度BSI大型制造商景气判断指数预期至正11.4,此前预期正9.0。
  日本财务省和内阁府将每季度预期经营环境出现好转的受访企业百分比减去预期恶化的受访企业百分比;反映日本大型制造业者对企业环境的看法变化。
  大型制造业对企业环境的信心会影响到企业对增加投资还是减少投资的后续决策,是制造业活动的领先性数据。
  日本11月家庭消费者信心改善
  日本内阁府周二(12月1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1月日本消费者信心较上月改善,显示对于薪资和就业市场感到较乐观。
  数据显示,日本11月一般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为42.5,高于10月的41.2。
  该调查内容包括对收入和工作的看法等。若该指数低于50,代表消费者对未来前景持悲观看法。
  日本内阁府维持对消费者信心的评估不变,称信心呈现改善趋势。

 


  ◆韩国:
  韩国央行(BOK)周三(12月11日)表示,韩国11月进口物价连续第15个月同比下降,但是下降速度为今年7月以来最慢。
  数据显示,以韩元计的韩国11月进口物价较上年同期下滑4.9%,下降速度为今年7月以来最慢,10月份为下滑7.3%;同时,11月份进口物价指数较10月份下滑0.5%。
  央行称进口物价指数放缓的原因是,与10月份相比11月份韩元兑美元年率升幅有所降低。另外,11月油价同比下降1.7%也是导致进口物价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10月份油价同比下跌3.1%。
  同时,11月以韩元计的出口物价较上年同期下降2.5%,10月份为下滑4.5%,较上个月下滑0.8%。
  一位央行官员表示,现在预计韩国进口物价会上扬和提高韩国通胀率还为时尚早。

[1] [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