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生化“梦断”稀土路
2013年12月02日 10:29 3821次浏览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分类: 有色市场
投资者为何豪赌昌九借壳
一家“近年来,逐渐陷入经营困境、去年亏损1.45亿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企业疑难杂症难以厘清”(昌九生化在《江西日报》的自我描述原文)的公司;加之一次又一次否认与赣州稀土的重组公告后,作为旁观者,很难理解,缘何能吸引众多投资者如飞蛾扑火般涌过来?
有观点将他们定位为“赌徒”,昌九生化的投资者不能接受,他们认为他们的投资决策是基于丰富的投资经验和逻辑而做出的。
上周五,记者在赣州见到了《我们是没有内幕消息全凭公开信息决策的价值投资者》一文的作者张敏,当时她正在赣州寻求维权的途径。
“我是从2010年开始关注昌九生化的。”张敏原本持有另外两只与稀土相关的股票,因为长期研究,有比较深刻的心得体会。张敏认为,当初昌九生化业绩一直不好,负担重,被江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江西国控)收至麾下。而江西国控是江西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此后,在2011年11月30日,昌九生化收到省财政厅的补贴1.6亿元,以解当时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说明省政府为了保住壳资源是不遗余力,从而得出结论是昌九生化将会面临重组和资本运作。
而到了2011年12月1日,昌九生化公告:控股股东与赣州工投签署股权转让的框架协议,并同时把赣州工投所持有的赣州稀土股份划出。原本就对投资稀土资源倍感兴趣的张敏豁然开朗,看到了无限前景。
“昌九落户赣州,让赣州工投运作。而赣州工投除了矿产,就是新能源。这两项无论哪个都有想象力,而且赣州很有可能把稀土矿注入昌九。”张敏分析认为。
另一位投资者向记者透露,精于财务、具有企业法律顾问经历的姚伟彪当初被任命昌九生化董事、副董事长时,其和另外一名投资人前往南昌一探虚实,“当时就有江西国资委的人告诉我们,姚伟彪此次过去,就是戴着‘帽子’去的,目的就是将赣州稀土注入昌九生化。”
而姚伟彪曾同时担任昌九生化和赣州稀土副董事长职务,亦让外界认为赣州稀土与昌九生化之间必有大文章。
与张敏一同前往赣州的还有其他5位投资人,其中郑亦芳已支付了100万保证金。“我们和昌九公司的人谈过,他们正在积极争取复牌。”同行的另一位投资人说。郑亦芳当即坐不住了,“此时复牌,一定会再次跌停,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此说法并未得到姚伟彪的证实。
老股民质疑“赣州队”设局
在威化股份与赣州稀土相关的《重组预案》公布之后,投资者除了震惊之外,就是感觉自己进入了别人设的局。
而这个局的始作俑者,部分投资者认为,就是包括赣州国资委和赣州工投、赣州稀土在内的“赣州队”。昌九生化只是一个操作的平台。而这个局的真正执行时间就是从2012年12月28日开始的。
这个局的布置,一“头”在昌九生化。
“昌九生化无端端在2012年12月28日要求实际控制人赣州市国资委明确赣州稀土资产注入问题。而赣州市国资委复函称‘市属国有稀土企业的产业结构、资产质量等方面还不具备整合上市条件’。”鲁河认为,这很容易让投资者理解为“具备上市条件时有将稀土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考虑”。因此诸多投资者对昌九生化抱有巨大的希望,昌九生化股价也持续走高,一度达到40元/股的高位。“这正是做局者所期待的,通过暧昧公告拉高股价以便于高位套现”,鲁河猜测。
而张敏则另有一套说辞。“当初赣州工投接盘昌九生化,或许正是想要把赣州稀土注入进去,但是因为在低价时未能借壳,而参照此后威化股份借壳时的股价,有理由推断2012年12月28日的真正目的是打压股价。”张敏认为,这一则公告进可攻、退可守,即便昌九生化日后真的植入赣州稀土,亦能说得过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拍卖会中,自然人梁少群、梁耀光、东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20元的成本将1800万昌九生化股票纳入囊中时,二级市场的价格在30多元,转手即可得两亿多差价。
而此前《江西日报》刊登的上述关于内幕的文章,尽管将矛头指向“少数媒体、网络的不良人士刻意臆测、编造、渲染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简称赣州稀土)拟借壳昌九生化的故事”操纵股价,但是从其节选时间段来看,似乎也暗示着昌九生化股价悲喜剧都是从赣州工投接盘开始。不免令人产生怀疑,是否做局者正是“赣州队”。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