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11月26日 15:15 2306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时间事件重要性前值市场预测:
国际财经要闻:
传中国明年伊拉克原油进口将增长68%
北京时间11月26日上午消息 路透社援引行业消息人士称,中国明年将把从伊拉克年度采购原油的数量提高逾三分之二,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
伊拉克将成为中国三大原油供应国之一,仅次于另外两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沙特和安哥拉,且超越了俄罗斯和阿曼,伊拉克在取得更大市场份额方面的努力展现成果。
美联储缩减QE应与市场谨慎沟通
央行会议纪要尽管冗长晦涩、句法单调,但仍具备左右市场的能力。上周,有消息称美联储(Fed)正在考虑相关选择,以抵消可能出台的放缓资产购买行动的影响,股市应声大跌。投资者将这一试探性讨论视为“逐步缩减量化宽松(QE)”已迫在眉睫的信号。人们担心,超低利率时代可能很快就将结束。
与往常一样,市场这次几乎肯定是反应过头了。上周,美国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US Senate banking committee)批准提名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为新任美联储主席,她的候任资格预计将在年底前获得参议院的最终批准。耶伦已多次声称,美国经济仍太过脆弱,因此美联储不宜退出刺激计划。总之,美联储已承诺在失业率降至6.5%之前(10月份的数据为7.3%),将政策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现在距美联储开始关闭货币闸门还有一些时日。
法国央行行长呼吁推进欧元区银行联盟建设
法兰西银行行长克里斯蒂安诺瓦耶26日在第三届中法论坛上表示,欧元区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持续六个季度的持续衰退结束了。10月欧元区PMI已经达到51.9。可以说,欧元区金融市场局势越来越正规化,证券市场持稳,欧元区分裂化减缓。但这样的复苏很脆弱,经济增速水平低。主要是因为欧元区刚刚经历了很重大的经济财政危机,要从根源解决危机涉及到多方面因素,比如公共财政和银行体系深度健全。目前欧元区若要进行更快更深入的增长,必须需要欧元区银行联盟,这需要欧元区银行单一监管机构、统一的保护储蓄的机制,保证市场稳定和重获信心,加强货币政策传递。
俄财政预算亟待有效利用
在日前举行的全俄公民论坛上,俄公民倡议委员会主席、前财长阿列克谢.库德林指出,俄罗斯预算并不存在缺口,而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库德林强调,从2000年以来,俄联邦预算资金增加了3倍,但教育、医疗等方面却没有得到同样的改善。与此同时,用于国防采购的拨款也有所增加,但产出并没有达到相应水平,“支出增加了50%,而产品却只增加了12%—15%”。面对如此现状,提高财政预算有效性成为摆在俄政府面前的严峻考验。
法国或是欧洲复苏最大威胁
根据1份在德国法兰克福针对银行家与监管机构的调查,法国经济对欧洲从债务危机复苏构成最严重的威胁。欧债危机抑制经济增长,失业率因而屡创新高。
据“中央社”报道,在这场法兰克福会议的电子调查中,61%回应者表示,法国经济前景比意大利、西班牙或德国更令人忧心。
国际金融协会(IIF)主席亚当斯在这项会议的小组讨论中表示,法国“亟须领导能力”,布鲁塞尔欧洲暨全球经济研究所经济师暨资深研究员沙皮尔在同场小组讨论中说:“法国缺乏对于竞争力的关切。”
欧盟拒绝将数据保护纳入欧美自贸谈判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布鲁塞尔方面排除了德国提倡的将数据保护规则纳入欧盟-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做法,称这可能阻碍相关谈判的正常进行,并最终削弱欧洲的隐私权。
据悉,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欧盟司法专员维维安?雷丁表示,数据保护超出了《跨大西洋(行情 股吧 买卖点)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TIP)谈判的范畴。TTIP谈判是由欧盟领导人和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今年共同发起的。
投资大鳄罗杰斯:建议开始买入中国股票
北京时间11月26日凌晨消息,量子基金联合创始人、著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周一表示,虽然伊朗就核发展项目与西方世界达成了一个协议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有新的市场供应,但是这显然意味着原油价格已经准备好迎接一次修正。
吉姆-罗杰斯是以罗杰斯控股公司主席的身份接受CNBC访问时提出以上意见的。他认为,原油价格可能在短期触及一个底部,甚至迫使石油(行情 专区)输出国组织采取行动。吉姆-罗杰斯指出,石油输出国组织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削减它们的开支,因此也需要维持油价在高位,他说,“如果有恐慌抛售,我们可能会跌到某种底部,这通常意味着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底部,而且看起来会有恐慌抛售。”
印媒热议全球资本最向往印度 投资者称环境糟糕
据《印度时报》24日报道,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最新《全球资本信心晴雨表》报告显示,印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巴西则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的是中国。这一调查报告令众多印度媒体颇为兴奋。除《印度时报》外,印度报业托拉斯、印度亚洲通讯(行情 专区)社、《印度教徒报》、Rediff门户网站、印度IBN电视台等均对此作了大篇幅报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表示原则上并不同意安永报告的观点,中国吸引外资已经到达一个高点,但不是拐点。相比印度,中国有更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保障和社会稳定机制。
[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