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库”缓解 成品油不再靠出口减压

2009年10月29日 8:53 31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知情人士10月26日透露,截至9月末的最新库存报告显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公司的柴油库存数已经下降至700万吨左右,比2月末1000万吨的最高水平下降超过三成;汽油库存数仍然维持500万吨水平,变化不大。
  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人士10月27日指,这一柴油库存水平处于较为合适的区间,没有过度的过剩,也还留有相当大的余地和弹性,能够应付需求明显恢复的状况。
  他预计,两大公司柴油库存“憋库”压力的大幅缓解,可能致使四季度的柴油贸易发生转向,出口激增的局面有望改变。
  四季度成品油出口形势研判分化
  海关刚刚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出口柴油326万吨,同比激增了9.9倍;汽油出口313万吨,同比增长1.4倍。
  实际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公司在去年末已经开始尝试增加成品油的出口,今年6月至9月,中国的成品油出口量已经连续四个月维持在200万吨以上的水平,6月的单月出口量更是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
  增加出口仅仅只是两大公司降低成品油库存的系列措施之一。
  去年末,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使得国际油价在一夕之间几近腰斩,国内成品油的需求亦出现大幅萎缩,而此前为保障奥运会期间的油品正常供应,两大公司手头囤积大量成品油。一时之间“价跌库胀”,成品油库存在今年初达到1485万吨的历史超高水平。
  今年以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曾数次联手提高成品油批发价,释放价格触底的信号,迫使中间商进场扫货,以期降低库存。
  这一背景下,成品油出口得以重新启动。
  能源咨询机构息旺能源的10月27日的测算显示,成品油的出口利润并不见得理想,以当前价格测算,加工贸易项下的柴油出口,每吨的利润比国内销售高出200多元人民币,出口利润虽有明显好转,但一般贸易项下的柴油出口,利润仍低于国内销售约300元。
  上述石化协会人士将出口举措称之为泄洪,他称中国的成品油贸易政策实际上是以保国内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为目的,并非以盈利为唯一考量。“一旦库存压力缓解,出口势必会加以严格控制。”他获悉,两大公司的库存容量已经开始有所富余,与此前的满库状况已经大不相同。
  事实上,9月的成品油贸易数据已经显示出些许改变迹象。
  海关数据显示,9月当月,中国柴油出口2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近11倍,但较8月份出口量减少26%,更较今年月度出口纪录高位降低超过40%。
  不过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并不认同四季度成品油出口可能减速的判断。
  他表示,700万吨的柴油库存以及500万吨的汽油库存,虽然比最高位水平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高位状态。这一判断也即意味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公司的清排库存举措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短期内它们的出口意愿仍然强烈,四季度的柴油出口还很难减速。”
  支持他这一研判的依据在于,商务部在国庆前夕曾经再度发放了一批成品油加工贸易出口配额,截至目前,两大公司已经各自斩获了450万吨出口配额,其中柴油配额比去年增长了接近13倍。
  记者10月27日亦获悉,就在10月份,中国石化就还追加了50多万吨的成品油出口计划。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