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培养有色金属行业人才
——访湖南省有色金属管理局党组成员、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阳望平
2013年10月30日 8:58 7926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金秋十月,“有色金属之乡”湖南上演了一场“伯乐相马”的盛宴——2013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招聘大会。近400家企业、科研院所等提供了有色金属行业相关岗位近2万个。据初步统计,通过网络和现场报名应聘者近10万人,现场签约率达40%。作为湖南首个区域性职教集团——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在此次招聘会上揭牌成立。招聘会间隙,记者就湖南有色金属行业人才培养及职业教育问题采访了湖南省有色金属管理局党组成员、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阳望平。
记者:湖南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本次有色金属行业招聘大会在湖南召开,应该说是别有一番用意。请您就湖南有色金属行业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情况做个简单介绍。
阳望平: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有色金属有50多种,湖南就有39种,规模以上企业有906家。近年来,湖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非常快,近期目标是打造万亿产业,就是主营业务收入要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达到1万亿元,并且是“升级版”,要开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有色金属方面,湖南的科研院所多、教育资源多,比如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等,并且湖南有色金属企业多、人才需求多。此次,有色金属行业人才招聘大会在湖南召开,就是立足于湖南有色金属产业的基础以及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从目前全国和湖南的有色金属行业看,最需要3种人才:一是高端的科技领军人才,这主要是素质的问题;二是高技能的操作人才,这是数量的问题;三是真正的企业家。据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达60万人以上,湖南省达到5万人以上,缺口数量较大。所以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来说,职业教育是很有前景的。有色金属专业学生供不应求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大量的市场需要、企业需要,院校的培养质量也非常关键。针对市场和企业对于有色金属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量,我们通过人才招聘会,通过成立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将产学研结合起来,这就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了平台。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有色金属行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阳望平: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所公办的高职院校,也是省、部共建的院校,同时还是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我们的办学理念就是“依托行业、面向企业,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职业教育一定要依托行业,只有这样它才有生命力,同时,培养的人才都是要到企业为行业服务的,所以一定要面向企业。
我们在培养人才的理念上有这么几种模式:第一种是校企合作模式,我们学校90%的学生都是“订单培养”,即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所以就业形势很好。学生在进校之后基本上就确定了就业意向,当然还要根据他们个人的情况以及考核结果来选用。第二种就是联合培养模式,我们会定期邀请相关企业领导到学院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请专家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这就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将来的职业定位。第三种就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实行半工半读,实训很重要。冶炼厂、采矿厂不可能搬到学校来,这样学院就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大多数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就被企业“相中”。
在促进就业方面,我们从3个方面进行着手,即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转变学生的择业及就业观念、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
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我们的第一目标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同时,第二目标就是满足企业的需求。学院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需要什么工种,我们就会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转变学生择业及就业观念方面,我会亲自为学生上就业指导课。
对学生的就业择业,我有这样几个要求——要学到本领、要扎根基层、要能吃苦、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规划。我经常对学生讲,不要追求初次的薪酬有多高,当企业发现你能适应企业,能够为企业做出贡献,而且你又有发展前景时,企业就会培养你,那么薪酬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另外,我们学院牵头成立中南有色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产学研的结合、校企结合就是要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平台搭建起来后,来学校招聘的企业很多,这又会出现一个问题,即用人单位多了,学生选择余地大了,反而挑花了眼。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