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六十载 扬帆起航正当时

——云南冶金集团昆明冶金研究院成立60年发展巡礼

2013年10月22日 9:44 1173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合作之路赢得未来
  从成立之初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到成长壮大后的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昆明冶金研究院始终坚守着合作共赢的思想,用诚信赢得客户和市场的信赖,也赢得了未来。
  从上世纪50年代与前苏联专家就个旧锡矿、汤丹铜矿、元江镍矿进行合作,到70年代初与越南有色金属公司就选铬中矿回收镍钴进行合作科研,到80年代参予和承担云锡、金川、大厂、攀枝花等资源开发的国家科技计划,到90年代与中科院有关所、北大、清华、上海交大、中南大学等联合完成了一大批科研项目,到20世纪与美国犹他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开展一批国际科技合作攻关项目,再到目前控股经营“云南冶金集团(美国)科技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不断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了昆明冶金研究院的影响和对外开放。
  60年来,昆明冶金研究院先后与国内外多所高等院校、相关行业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建立了互访、交流、科技合作关系。在国内,先后承担近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项目,先后完成了都龙高铁闪锌矿锌、铟、锡分选技术及产业化研究,成功应用复合力场回收微细粒锡石;完成了弥散强化铜合金中试、氧化锑矿浮选回收锑的新工艺新药剂研究等;开展了德钦羊拉铜矿、迪庆普朗铜矿、大龙潭金矿、金宝山铂矿等一大批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受托开展的湖南石煤提钒新工艺研究、四川呷村复杂银铜硫化精矿综合回收等一批项目,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在国外,先后有近40个国家的数百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来院进行交流、考察、合作;派出200多人次赴20多个国家考察、讲学、合作科研、现场技术指导等,促进了交流,扩大了影响。近年来,承接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刚果(金)、南非等十多个国家的一批资源开发科研项目,并与美国、澳大利亚等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就医用钛材,低品位铝土矿选矿、加压浸出机理等开展了联合攻关研究。特别是在与越南、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合作上,以云南冶金集团为后盾,以该院技术、人才为依托,采用科研、设计、投产试车等全程服务方式,建成越南太原电锌厂以及越南黑村、缅甸楠木渡、老挝远鑫等一批选矿厂,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被国家科技部和云南省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合作铸就品牌,合作赢得未来。60年的合作之路,昆明冶金研究院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赢得了市场的信任,也为企业未来发展赢得了空间。
  自主之路上下求索
  先进的科研基础设施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昆明冶金研究院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建设先进的基础设施平台,服务科技创新。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对企业的技术支撑,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昆明冶金研究院加大科研投入,建立起了一批技术创新机构和平台。除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外,还建设了“云南省选冶研发服务平台”、 “云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研发平台” 、“湿法冶金工程技术中心” 、“云南省有色金属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云南冶金环境监测中心”等,并与相关企业合作相继批准建立了铝电解、铅冶金、锰产品、钛冶金、多晶硅、铝土矿、钛加工、电子铝箔等八个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有色金属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工艺矿物学研究平台、博士工作站、王淀佐院士工作站等一批机构,批准组建了一批技术创新团队,有力地促进了昆明冶金研究院发展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2008年,云南冶金集团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标准,本着“技术先进,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设计理念,投资3.76亿元,在呈贡高新技术区建设科研试验基地,现已投入使用,成为了云南冶金集团科技进步的研发平台,成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孵化器。
  先进的仪器设备是科技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近年来,昆明冶金研究院结合云南省科技厅支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平台、高纯产品分析测试平台建设,引进了一批国外高端检测仪器,如矿物解离度分析仪、X衍射分析仪、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探针、数字晶相显微镜、电感藕合等离子质谱仪、辉光放电质谱仪、X荧光光谱仪、火花直读光谱仪、百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等。这些先进仪器设备的研制、购置、更新,较好满足了快速发展的科研工作的迫切需求,在科研工作中得到了高效利用,也促进了昆明冶金研究院科研成果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高。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根本。近年来,昆明冶金研究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成长。目前,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12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48人,博士生导师3人,2人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8人),全国百千万人才1人,18人次评为省学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拥有5个省 、市技术创新团队。此外,由昆明冶金研究院负责编辑出版的《云南冶金》学术刊物已坚持定期出版40年,成为了国内矿冶类核心期刊之一,被评为“中国核心期刊”,出版专着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扩大了昆明冶金研究院的影响,为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