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有色金属进出口均价大幅下降

2013年09月09日 15:58 91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一、国家继续加大高能耗、高污染的有色金属行业产量控制和环保监管力度
  我国有色金属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的“两高一资”产业模式一直为外界所诟病。《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规定“十二五”期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年产量控制在4600万吨,年均增长率控制在8%左右。8月环保部修改铝工业、铅锌工业等6项有色金属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7]。
  二、各项成本不断攀升,行业处于微利状态
  国内人力成本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不断创新高,以及财务费用大幅度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今年1-7月,我国多个省市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增加。截止6月底,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5.6%,其中兑美元升值1.7%,兑欧元升值3.3%,兑日元大幅升值了16.7%[8],相对高位的汇率拉高企业经营成本。
  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加16.3%,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增长12.15%和8.06%。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73.1亿元,同比下降12.45%[9]。
  三、贸易摩擦增多
  为支持本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不断。近几年许多国家对我国出口的铜管、铝型材、铝板带箔、铝轮毂和金属镁等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也有新兴市场的印度、阿根廷等。
  四、高端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弱
  我国有色金属产品单一,附加值低,深加工产业链短,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出口产品价格远低于进口。1-7月我国出口铝材、未锻造的锡及锡合金和镁及其制品(包括废碎料)的出口平均价格分别为3240.5美元/吨、18055.2美元/吨和2952.9美元/吨,进口平均价格分别为4734.9美元/吨、22514.2美元/吨和8486.9美元/吨,进口价格分别为出口价格的1.46倍、1.25倍和2.87倍。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有色金属产业链上游矿产资源和中游简单加工均处于低位调整,为下游深加工环保产品带来发展机遇。从成本端看,持续超低位的原材料价格,利于降低终端产品价格,极大程度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从政策层面看,《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重点发展深加工产品。8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10],明确节能环保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对于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大、行业效益低和转型升级任务重的有色金属产业来说,升级为支柱产业,将成为撬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支点。借助成本大幅下滑之际,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加快产品升级,大力发展深加工节能环保产品,是走出困境的不二选择。
  [1]本文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锡、镍、锑、镁、钨和钼及其矿砂。
  [2] 《2013年年7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发改委网站,2013年8月30日。
  [3]  本文十种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和海绵钛。
  [4] 《7月份全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9.8%》,证券时报网,2013年8月30日。
  [5] 《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及2013年形势展望》,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2013年2月17日。
  [6] 《2013年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卓创资讯,2013年8月1日。
  [7] 《环保部修订有色金属6行业污染排放标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013年8月8日。
  [8] 《直面回落 亟待解困的外贸环境》,光明日报,2013年7月11日。
  [9] 《下半年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将处于微利状态》,中国有色网,2013年8月7日。
  [10] 《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8月1日。

[1] [2] [3]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