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有色金属进出口均价大幅下降
2013年09月09日 15:58 9189次浏览 来源: 海关信息网 分类: 重点新闻
四、进口以资源类矿产品为主,镍矿砂和铝矿砂是主要进口品种,二者占比超过8成,保持快速增长,出口以简单加工品为主,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和未锻造的铜及铜材是主要出口品种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现有矿产资源储量保障程度低,原材料供应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前7个月,我国4种有色金属矿产进口8930.64万吨,占同期我国有色金属进口总量的95.90%。其中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最大,进口3918.69万吨,占比42.08%,同比增长高达47.37%;镍矿砂及其精矿次之,进口3773.14万吨,占比40.52%,同比增长20.74%。
4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出口281.02万吨,占同期我国有色金属出口总量的87.31%。其中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出口206.47万吨,占比64.15%,仅增长1.02%;未锻造的铜及铜材出口50.46万吨,占比15.68%,微幅增长0.81%。
今年前7个月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主要有:
一、全球经济低迷,供过于求,致价格下降
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主要发达市场除美国经济增长表现尚佳外,其他市场经济增长欠佳。受宏观经济影响,全球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低迷。全球低利率背景下,资源领域投资旺盛,有色金属矿产等大宗商品产能迅速扩大,供应过剩。
从国内看,上海铜库存高企,电解铝面临产能不断释放和库存攀升的压力,铅锌矿山及冶炼厂开工率回升,国内供应压力继续增大,产品价格出现下滑。7月上海期货交易所铜、电解铝、铅、锌当月期货平均价分别为49982元/吨、14453元/吨、13773元/吨和14479元/吨,环比下降6.1%、1.8%、0.9%和0.4%,同比下降9.8%、7.2%、7.2%和0.7%[2]。
二、我国有色金属产量高居不下,导致矿产资源进口量和有色金属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国家“稳增长”政策措施下,我国有色金属冶炼生产运行整体平稳,开工率回升,产量增长企稳。国家发改委资料显示,1-7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3]产量2287万吨,同比增长10.3%,提升3.6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铝产量1249万吨,增长8.5%;铜、铅和锌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4]。随着产量不断增加,有色金属进口矿资源不断增加。
有色金属行业产能过剩,其中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以电解铝为例,2012年国内电解铝产能为2765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2%[5]。2013年,在建电解铝产能仍有1000万吨[6]。产能过剩压力较大,使得有色金属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作为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国家积极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产能,降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趋紧,以及有色金属行业各项成本攀升和贸易摩擦加剧,行业发展不容乐观。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