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成果改革创新 地质找矿可持续发展辟新路
——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队长研讨会剪影
2013年09月03日 10:18 9513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热议主题,可持续发展辟新路
与会代表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大背景下,地质工作作为资源基础、工程基础和环境基础,必然面临着如何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如何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严峻挑战。国有地勘单位作为我国地质工作的主力军,曾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如何继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实现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坚定不移地走“勘查开发一体化”的道路,形成找矿与开矿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不失为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众多实践证明,“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拉长了地质勘查工作产业链,将矿业权转化为资本,进而大大提升了国有地勘单位的经济实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开辟了一条“勘查开发一体化、地质找矿促进矿业开发、矿业开发反哺地质找矿”的发展新路径。实践证明,只有走好“勘查开发一体化”的路子,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以矿业权为根本,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参与矿业开发,实现“找矿-开矿-反哺找矿”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现-持续开发-持续投入”的良好局面,才可能实现国有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江苏某地勘单位的负责人建议:以省(自治区)局为单元、以优良资产为纽带,实施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生产经营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建立现代化的地勘集团企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产业集群,对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运作,真正实现资源、资产和资本的“三位一体”;同时,借助资本市场上市,加快实现资本外延式扩张,在高起点上构筑新型矿业产业,将国有地勘单位打造成勘查、开发、选矿、冶炼等产业一体化的现代勘查型矿业集团。
更有与会者建议,建立现代资本运营制度,将自身拥有的资源、矿权、资金等整合资本化,实现矿产资源上下游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资本流动重组,从而达到资本不断增值,地勘产业迅速崛起的目标。他们希望经过有效的资本运营,形成以地质找矿为基础、以矿业开发为支撑、以工勘施工为补充的新型产业构架,加速和提升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进程。
记者对其他与会者的观点进行了梳理,总结如下:
第一,建立国有地勘单位矿业权配置机制。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国有地勘单位在地质找矿方面的领军作用,在做好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同时,建立国有地勘单位在从事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时的收益机制,通过政府有序投放、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等形式,按照“谁找矿谁受益、找到矿有激励”的原则,保障国有地勘单位有比例地优先获得矿业权。
第二,建立和完善地勘项目收益分配制度。要坚持“勘查开发一体化”,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找矿成果收益分配激励机制。国有地勘单位以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形成的找矿成果,应当参与国家出资地质勘查项目收益的分配,通过直接转化为矿业权或矿产资源开发公司股权等方式,实现找矿激励。
第三,大力提高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属地化管理要求地勘单位看问题、找项目、求发展时,都要立足于以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地矿经济的发展、以地矿经济的发展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此,地勘单位要了解当地政府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找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切入点,主动向当地政府请示和汇报工作;利用自身在矿产资源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紧紧围绕地方重大建设工程和重要资源开展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贡献,从而提高地勘工作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做到有为有位;同时,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占领更多的市场。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