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成果改革创新 地质找矿可持续发展辟新路

——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队长研讨会剪影

2013年09月03日 10:18 951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改革创新,一体化格局显优势
  参加此会交流经验的共有11家百强地质队。就“勘查开发一体化”而言,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不失为典型单位。据该队大队长张东兴介绍,90年代初期,他们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关停了规模小、风险大、效益差的多种经营产业,在认真研究大队掌握的优势矿产资源的基础上,探索投资矿业开发。该队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1200万元负债经营,与地方政府联营4个黄金选冶厂,新建开发了具有经济潜力的梧桐沟铁矿,与新疆八一钢铁公司联营年产20万吨铁矿石的红云滩铁矿。随着铁矿山的开发及黄金选冶厂的营利,该大队在矿业开发上接连取得成功,不仅偿清了债务,积累了一定资金,而且逐步确立了以矿业开发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结构。
  “九五”末期,该队在坚持地质找矿为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形成了以矿业开发为主导、工程勘察施工等多产业同步发展的产业经济新格局。他们依托多个可供开发的矿产地,先后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矿山和选矿厂;矿业开发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至“十五”末渐成大队支柱产业;矿产品结构逐步由单一的黑色金属(铁矿产品)向贵金属(金、银)、有色金属(铜、铅、锌)、非金属(石材、菱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新疆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加工基地之一。
  “十一五”以来,该队不断提高矿业开发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一方面,在完成已有矿业企业标准化改造的同时,对新建矿山大力推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投资建设的年产120万吨的松湖铁矿已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绿色矿山”的先进典型。另一方面,加大选矿工艺研究,加大对多金属、低品位、难选矿种的研究,力求各类矿山技术工艺达到和赶超行业先进水准。
  与会代表认为,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始终把地质找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不断加大对地质找矿的资金投入。“十一五”以来,该队从发展基金中筹措1.6亿元,开展矿山深部及外围“就矿找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探矿增储成效:新增铁矿石量约3000万吨、铜多金属矿石量226万吨、铅锌金属量500万吨、银金属量124吨,为矿山中长期科学开发提供了详实依据,为科学开发矿山、提高综合利用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