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8月12日 11:6 2362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纽约汇市:
美元摆脱跌势反弹,澳元受中国数据带动上涨
*澳元受中国工业数据带动上涨,料升势短暂
*美元在连跌五天后反弹
*调查显示,预料日圆未来一年继续下跌
美元兑主要货币周五从七周低位反弹,因投资人认为美元近期跌势过度及预期下周出炉的数据将直指美国经济持续改善。
美元自上周五以来每个交易日均走低。上周五令人失望的美国就业数据令对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将早至9月开始缩减购债的预期降温,使美元下跌。
但一些交易商表示美元跌势过度,因美联储仍可能是全球央行中首批削减刺激计划的央行之一。下周出炉的美国数据很可能显示零售销售及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升,这将支持对美联储未来几个月采取行动的预期。
“部份数据可能将优于预估,”Forex.com汇市策略师ChrisTevere说。
美国7月零售销售数据将在周二公布,分析师预期将增长0.3%。在周四出炉的7月CPI很可能将显示同比2.0%的升幅。房屋及地区制造业数据也在下周公布。
美元兑一篮子六种货币上涨0.2%,至81.124。周四触及80.868低位,为6月19日来最低。
澳元兑美元上涨至逾一周高点,受强劲的中国工业数据提振,尽管策略师警告澳元可能是短暂反弹。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7月工业增速快步回升至同比增长9.7%,零售销售增速为13.2%;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1%。路透访问分析师原本预计,7月工业同比增速为9%,投资和消费增速分别为20%和13.5%。
澳元兑美元上涨1.0%,报0.9194美元,延续上日录得1.2%升幅的态势,当时受助于强于预期的中国贸易数据。澳元从8月5日触及的三年低位0.8848美元强劲反弹。
BKAssetManagement外汇部董事总经理BorisSchlossberg表示,澳元可能升向0.9300美元水平,但市场对澳洲和美国利率的预期截然不同,将容易令澳元下跌。
澳洲央行在本周稍早公布将利率下降至2.5%纪录低位。相反,近几周美联储决策者暗示,美联储可能在9月开始缩减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规模,但这将取决于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
达拉斯联储总裁费希尔周四重申,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对9月缩减购债计划持开放态度。
美元本周下跌,因美债收益率下滑。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仍低于上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前触及2.70%上方的高位,而且较可比德债和日债收益率差在过去几天收窄。这促使投资人降低美元多头头寸。
欧元兑美元跌0.3%,报1.3343美元,周四触及七周高位1.3400美元。
美元兑日圆下滑0.5%,至96.23日圆,在周四触及七周低位95.79日圆。
路透调查显示,预料日圆可能下跌至少一年,且短期日圆下跌幅度将取决于投资人预期美联储开始缩减刺激计划的时间。
在8月7-9日接受路透访问的超过55名汇市策略师调查显示,预期美元兑日圆将在一个月升至98.5日圆,三个月涨至102日圆,一年升至107日圆,上月的调查预估值分别100,102和107日圆。
本周,欧元兑美元涨0.5%,连升第五周。美元兑日圆下跌2.7%,录得6月中来最大周度跌幅。
◆人民币:
尾盘再现购汇促人民币微收跌,监管意图难测市场仍在试探
*即期收盘微跌,中间价整周走高
*尾盘大行出售购汇逆转早盘升势
*市场仍在观望监管层意图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五午盘出现大行购汇盘,令人民币回吐早盘升幅,最终微跌收盘,与连续第五天高开的中间价逆向。市场仍在静候政策指引方向。
交易人士指出,昨日即期创新高后尾盘跳水转收贬,疑似有央行出手干预,今日早盘客盘仍偏向结汇,市场对于央行是否再次出手打压升值心存忌惮,整体维持近日来的震荡小幅走升节奏而不敢再次探高,而午盘继续有大量购汇盘抛出,人民币最终微跌。
实际上,进入8月后在多种因素合力影响下,购汇力量渐减弱,此前总体供需平衡的状态有被打破并偏向结汇的趋势,预期也正在向人民币升值的方向演进。而对于今日尾盘出现的大量购汇,交易员称,根据20号文规定银行需要在每月10日前调整好综合头寸,午盘出现的大行购汇有可能是出于平衡头寸的目的。
他们并表示,近期中间价随弱势美元走高合乎情理,且人民币即期亦处在近期的振荡区间内,所以最近创出新高的走势,尚不能理解为央行容许人民币升值;但CNH强于在岸价格打压购汇动力,加上好于预期的宏观数据也加强了人民币支撑力度,升值预期正在升温,也使购汇需求更愿意持币静候。
交易员进一步分析说,当前市场上结汇量还没有明显放大,显示在维稳的政策主调下,对于人民币后市是否会再现一波升势仍存怀疑,且昨天和今天尾盘出现大量购汇仍令市场心存顾虑,亦加重了这种观望心理。
“央行最近两三个月没出手了,但如果这两天继续放任市场小步走升,肯定还得涨停,那市场又没流动性了。”上海一股份行交易员说,“央行的职责就是维持市场流动性,保持汇率稳定。...如果后期中间价突破6.16元,那走出一波升值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中国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高于市场预期,主要受翘尾因素影响,预计未来国内通胀压力依然不大;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仍维持跌势,则显示整体经济的需求依然疲弱。
近月中国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成功稳住市场,带动7月工业增速大幅超出预期,投资和消费亦保持稳健。这和此前出炉的PMI及进出口数据一起,进一步传递经济底部企稳信号。数据显示,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远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9%,为五个月最高位;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2%,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1%,路透调查中值分别为13.5%和20%。
东京汇市美元指数周五弱势整理,守在近七周低点,此前连跌五日。澳元则受中国工业数据向好提振。
中国央行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2年4月16日起,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内波幅限制倍增至1%;而外汇市场交易机构随后亦首次获准卖空美元。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