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铝价操纵案” 揭中资企业海外亏损灰幕
2013年08月09日 8:49 11227次浏览 来源: 证券时报 分类: 重点新闻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LME被包括波音、可口可乐等多家企业集体诉讼,指其存在“关涉铝价的仓储市场的反竞争和垄断行为”。
这场发生在太平洋对岸的金融战争,将尘封已久的亚洲客户尤其是中国客户亏损的秘密揭开了冰山一角。业内人士称,LME许多看似公平的游戏规则,背后的本质是殖民资本。
华尔街正在上演新一轮诉讼大战。近期,高盛、摩根大通被多家企业集体诉讼,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同为被告。8月7日,LME新东家港交所表态声称,这场美国集体诉讼“毫无法律依据”。
这个表态,使这起原被舆论定性为“铝价格操纵”的华尔街大案,再添戏剧性。之前港交所刚刚就修改LME仓储规则征求意见,而摩根大通也宣布退出现货仓储业务。
这场发生在太平洋对岸的金融战争,将尘封已久的亚洲客户尤其是中国客户亏损的秘密揭开了冰山一角。
华尔街“价格操纵战”
港交所公告中的这份“美国集体诉讼”,指其存在“关涉铝价的仓储市场的反竞争和垄断行为”。诉讼的首席原告是总部位于密歇根州的一家铝型材公司。
据了解,一些像波音和可口可乐等铝的终端消费企业已经成立了联盟,打算向高盛等华尔街巨头施压。
从目前来看,施压行为颇见成效。近期,美国司法部及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开始调查华尔街金融机构金属仓储业务,并要求美联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官员接受质询,解释2003年以来华尔街的重要政策——美联储为什么允许银行和投资机构进入大宗商品实物交易市场,允许金融机构一边参与金融交易,一边成为能源储备商。
LME就是这样做的。目前,LME在全球有700多个认证仓库,其中摩根大通旗下的亨利巴斯集团控制了77个,高盛控制了112个。两家投行由此经常被其他机构投诉利用优势“合理”操纵价格。
中国国际期货董事总经理王红英指出,LME市场一直有这样的传闻,真正的大机构有足够的“实力”左右商品价格。例如摩根大通发行的数十万吨的铜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产品,就被机构认定是靠锁定大量的现货铜而改变了现货供求关系,由此加大了市场的波动;高盛一直在利用铝交割仓库的管理规则漏洞,人为拖延出库时间在仓储领域套利。
面对CFTC此次严厉的调查和各方指责,摩根大通选择退出大宗商品现货领域并出售旗下仓储业务;而高盛相关人士则全面否认。
“如果对高盛的指控坐实,高盛将面临极其严厉的处罚,但是以目前情况看,结局如何还不一定。”分析人士指出。
责任编辑:lee、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