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并购融资的策略

2013年07月30日 11:5 90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海外并购融资的方法论
  无论哪种融资方式,都不存在简单的“成功模板”,每个项目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订融资方案
  近日,普华永道在《全球并购市场新动向新兴市场投资者的崛起》的报告中提到,从2006年开始,更多的收购资金由高速发展的大型新兴市场投资者流向成熟市场;自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新兴市场投资者共向成熟市场投资了约1610亿美元,超过了成熟市场向新兴市场的投资规模(约1510亿美元)。
  在这一并购热潮中,中国自2009年以来已占据五大新兴市场中的领先地位。2012年,中国的占比达到历史新高;就交易金额而言,近70%新兴市场对成熟市场的投资来自于中国。
  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副司长陈润云近日也公开表示,从2002年到2012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规模增长超200倍;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现成功的案例为455例,实际交易金额为426.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金额为268亿美元,占63%;通过境外融资进行并购的是158亿美元,占37%。
  由此可见,在日益频繁的并购出手中,如何在短时间内筹措所需要的大笔资金,已成为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
  1、国内并购贷款
  并购贷款是国际并购中常用的融资手段。所谓的并购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贷款。并购贷款的融资比例通常为5:5,即10亿的并购贷款项目5亿由并购方自筹,5亿由银行提供,倘若特批,这个比例可以扩大到3:7。
  并购贷款与普通贷款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不是以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作为借款的条件,而是以被并购对象的偿债能力作为借款条件。近年来银行大力拓展并购贷款业务,提高投资组合的多样性,分散风险。而对并购方来说,并购贷款的税收挡板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投资回报率。
  2、境外银行融资
  资金量大的海外并购项目,企业通常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并购融资,除了并购贷款,境外银行融资也是较为普遍的融资途径。若参与银行较多,还可采用银团贷款和俱乐部贷款的形式,二者的区别在于,银团贷款由一到两家银行牵头,主导完成银行融资,但牵头行除了利息收益,还会收取牵头费;而俱乐部融资时,企业需要与各家银行多方沟通,这对企业本身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
  另外,境外多实行市场化利率,会根据收购企业的负债结构、风险程度、发展情况等等做评估,采取浮动利率,企业可根据这一特点适当调整债务结构。
  3、债券
  
涉及到国内发债以及海外发债。国内债券包括发行高收益债券、定向可转债、定向可交换债等等,而海外发债则分为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发行国际债券。目前海外人民币债券尚未放开,而国际债券需要通过三大评级公司的评级,倘若获得投资级,境外发债是成本较低的融资工具。整个过程需要关注汇率风险,并且寻找最合适的时间窗口,等待发债期间,可借助过桥贷款。
  4、股权融资
  包括发行股票,以及与私募基金合作等等。对民营企业来说,从银行获得大额贷款并不容易,因此不少企业开始与投行、PE等金融机构合作。例如,三一重工收购收购德国工程机械企业普茨迈斯特100%的股权这个案例中,三一重工[微博]与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牵手”,联合出资3.6亿欧元收购上述公司,其中三一重工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有限公司持有其90%股权,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持有其10%股权。
  引进PE等金融机构的好处在于,他们不仅可以为收购方企业提供较充裕的现金支持,也能凭借丰富的投行经验,对标的企业做充分的调研工作,同时了解当地的相关政策法规,为融资方案提供专业的帮助,提高并购成功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PE的目的是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为控制风险,在与企业合作时通常会签署附加协议(对赌协议),企业要关注其中的风险,协商公平合理的退出方案。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