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金嵌银《姑苏繁华图》

2013年07月25日 8:58 564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金属器皿

镶嵌金丝和银丝的得奖作品

  镶嵌金丝和银丝的得奖作品

镶嵌使用的不同粗细的银丝
  镶嵌使用的不同粗细的银丝

20130723125815139
  镶嵌使用的不同粗细的银丝

开槽的工具很多很复杂,各种槽刀的用途不同
  开槽的工具很多很复杂,各种槽刀的用途不同

有图的纸样贴于木板上,再用小刀沿着线条开槽,手上的力度是开槽的关键要素
  有图的纸样贴于木板上,再用小刀沿着线条开槽,手上的力度是开槽的关键要素

姑苏繁华图局部作品
  姑苏繁华图局部作品

20130716101153211

《姑苏繁华图》镶金嵌银

  日前,苏州市两位民间工艺高手成功打造了金银丝镶嵌漆器版的《姑苏繁华图》中的“阊门”一景。作品被装置在一座红木屏风中央,画芯部分宽1.85米、高70厘米。
  创作这件作品的是冯文祥、冯文寅兄弟,据介绍,从设计构思到收工,这幅画耗时3年。为体现《姑苏繁华图》的历史感,他们首先选用上好的乌木,做成56片竹简,然后在竹简上镶嵌金银丝。他们在乌木上雕琢,一边雕一边将银丝嵌入,最终原来画作中的648个人物、80多艘船、300多间房屋等,全部细致地呈现出来。该作品共用了2500米的金银丝。
  据悉,两兄弟还将用此技法,以小叶紫檀为原料,根据实际画作大小再制作《姑苏繁华图》12景。
  “如此密集的线条雕刻,是这件作品最大的难点。”在位于东中市的冯振兴镶银坊内,从事金银丝漆器制作的冯文寅、冯文祥兄弟指着自己刚刚创作完成的金银丝漆器作品《姑苏繁华图(局部)》介绍道。
  金银丝漆器,是一种结合雕刻、金银丝镶嵌等工艺制作而成的艺术品。据冯文寅介绍,金银丝漆器最早被称为“金银错”,金银错工艺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金银错是我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但它出现比较晚,大概是青铜工艺发展了一千多年以后,即到春秋中晚期才兴盛起来的,它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它一出现,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到了明清时期,是金银错工艺最为鼎盛的时期,而制作金银错的材料也逐渐演变为木质材料,就是如今的金银丝漆器。当时苏州的金银丝漆器制作因其工艺十分精细,在国内享有盛名,素有“南苏州”之称。
  金银错工艺流传至今,目前主要的制作手法有两种,镶嵌法和涂画法,冯文寅、冯文祥兄弟所用的就是镶嵌法。冯文寅告诉记者,镶嵌法又叫镂金装饰法。1973年,我国著名学者史树青在《文物》上发表了一篇《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主要就是谈这种方法。其制作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作母范预刻凹槽,以便器铸成后,在凹槽内嵌金银。第二步是錾槽。“铜器铸成后,凹槽还需要加工錾凿,精细的纹饰,需在器表用墨笔绘成纹样,然后根据纹样,錾刻浅槽,这在古代叫刻镂,也叫镂金”。第三步是镶嵌,第四步是磨错。“金丝或金片镶嵌完毕,铜器的表面并不平整,必须用错(厝)石磨错,使金丝或金片与铜器表面自然平滑,达到严丝合缝的地步”。“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这种镶嵌法,只不过把青铜器换成了木器。为了保证作品完成后表面不起毛糙,在第四步之后,我们又加了第五步,上漆,因此我们的作品就称为‘金银丝漆器’。”冯文寅说。
  谈到此次创作的《姑苏繁华图(局部)》,冯文祥介绍说,这件作品长185厘米,宽70厘米,以56根木简相接,耗时3年而成。“这件作品其实是一个试验品,制作比较成功,目前我们正在筹备制作一幅完整的《姑苏繁华图》。”冯文祥说。

扬州金银技艺经典之作:代表南方最高水平

国家非遗金银铜“花丝镶嵌”技艺复兴路

抢救老工艺传统绝活·金漆镶嵌

非遗技艺编制金丝皇冠亮相山西

 贵金属资讯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