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7月02日 11:32 2319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亚洲经济:
截至北京时间09:30,日经225指数报14,015.37点,上涨162.87点,涨幅1.18%;韩国综合指数报1,866.48点,上涨10.75点,涨幅0.58%;澳交所普通股指数报4,796.50点,上涨86.21点,涨幅1.83%.。新西兰50指数报4,454.76点,上涨35.17点,涨幅0.80%,香港恒生指数报20,803.29点,上涨363.21点,涨幅1.78%。
截止发稿,上海综合证券指数报1,989.64点;沪深300指数报2,209.88点。
亚洲很多地区6月份制造业活动放慢,这表明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可能疲软,直到今年晚些时候西方国家经济复苏能够带来提振。周一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亚洲很多地区的制造业活动要么放慢增长,要么陷入萎缩。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统计厅1日发布的"消费者物价动向"资料显示,韩国6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1.0%,继5月(上涨1.0%)后连续两个月保持自1999年9月(0.8%)以来的最低值。消费者物价自去年11月跌破2%,为1.6%,此后连续8个月维持在1-2%的水平,呈现趋稳的态势。
◆日本:
日本央行(BOJ)周二(7月2日)公布数据显示,日本6月基础货币年率升幅继续加快,因日本央行继续实施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措施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流动规模。日本6月基础货币年率增长36.0%,为连续第五个月扩大增幅,前值增长31.6%。
日本6月季调后基础货币年化月率增长75.5%,前值增长137.7%。
日本第二季度(4-6月)基础货币年率增长30.2%,前值增长15.2%。
日本6月末基础货币为173.1万亿日元,再创纪录新高,5月末为159.2万亿日元。
日本央行4月4日宣布激进全面的货币政策,将货币政策目标从隔夜拆借利率转为基础货币。日本央行力争要通过增加政府公债购买,在两年内将基础货币增加约一倍,以结束15年的通缩困局。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韩国:
韩国6月贸易帐初值盈余55.16亿美元,进出口均下滑
韩国知识经济部周一(7月1日)公布数据显示,韩国6月贸易帐初值盈余幅度收窄至55.16亿美元,进出口均下滑。不过机构认为该数据并非意味着韩国经济增长动能在消退,因这是受到工作日减少的影响。
韩国6月贸易帐初值盈余55.16亿美元,5月修正值为盈余59亿美元(更精确为59.2亿美元),5月初值为盈余60.3亿美元。
韩国6月出口初值年率下降0.9%,预期下降2.1%,前值增长3.2%;进口初值年率下降1.8%,预期下降1.2%,前值下降4.6%。
韩国证券公司KiwoomSecurities分析师MaJu-ok对此表示,韩国6月出口年率下滑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该国经济增长动能在消退,因进口仅为技术性下滑,6月工作日的减少对出口表现形成拖累,出口小幅下滑实际上意味着一个良好的结果。他还称,韩国经济正在回暖,因按照工作日计算,韩国6月每日平均出口仍在增长。
韩国6月汇丰制造业PMI降至49.4,创七个月最低
汇丰(HSBC)/Markit周一(7月1日)联合公布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韩国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陷入萎缩,且创七个月最低水平。
数据显示,韩国6月汇丰季调后制造业PMI降至49.4,创2012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前值为51.1。
韩国6月汇丰季调后制造业出口订单降至48.6,创2012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
该数据是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受访者对商业形势的相对水平作出判断性评论,其问题包括就业形势、生产形势、新订单、价格、供应商交货及库存情况。
韩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上升1.0%
韩国统计局周一(7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上升1.0%,升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2%。
韩国6月CPI年率增幅持平于5月,为1999年9月触及0.8%以来的最低水平。
韩国6月CPI月率下降0.1%,此前市场预期中值为上升0.1%。
数据还显示,韩国6月核心CPI月率上升0.1%,年率则上升1.4%,升幅低于上月的1.6%。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