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国际消息面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6月28日 10:43 2597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亚洲、东南亚经济:
截至北京时间09:30,日经225指数报12,924.53点,上涨90.52点,涨幅0.71%;韩国综合指数报1,829.21点,上涨45.76点,涨幅2.57%;澳交所普通股指数报4,790.90点,上涨59.19点,涨幅1.25%.。新西兰50指数报4,415.28点,上涨21.67点,涨幅0.49%,香港恒生指数报20,338.55点,上涨482.83点,涨幅2.43%。
截止发稿,上海综合证券指数报1,960.90点;沪深300指数报2,179.23点。
日本共同社周二援引自民党资深议员的话称,首相安倍晋三计划9月份对内阁进行小规模洗牌,从而以新的阵容推进政策议程。这将是安倍晋三自去年12月份上台以来的首次重组计划。自民党部分领导人员任期将在今年9月份结束。
韩国首任女总统朴槿惠今天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朴槿惠今年初当选总统后的首次访华。这次随同她出访的号称韩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使团体现了中韩之间密切并日益相互依赖的经济纽带,而正在谈判的双边自贸协定可能成为中韩关系的新突破。
◆韩国:
韩国5月经季调后经常帐盈余为78.2亿美元
韩国央行(BOK)周四(6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5月经季调后经常帐盈余为78.2亿美元,创下纪录高位,4月经常帐修正为盈余47.6亿美元。
数据表明,5月经季调出口月率上升4.7%,至473.5亿美元,进口则下滑5.0%,至399.1亿美元,商品经常帐盈余创下74.3亿美元记录。
韩国5月未经季调经常帐盈余达86.4亿美元,也刷新记录高位。
数据还显示,韩国5月未经季调金融帐净流出115.8亿美元,创下纪录新高,4月则为净流出25.7亿美元。
韩国上调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至2.7%
韩国周四(6月27日)上调对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显示对该国经济将持续复苏的信心,尽管对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削减激励举措的计划感到担忧。
企划财政部对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的预测从3月预计的2.3%提高至2.7%,将政府的财政激励和韩国央行5月降息考虑在内。该部预计明年经济增速提高至4%,因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
韩国还将2013年通胀率预估从3月时预计的2.3%下调至1.7%,预计2014年通胀率升至2.8%。
韩国表示经济成长面临的上行和下行风险均衡。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以及日元波动对经济构成风险。目前没有针对外资流动出台新举措的计划。
■澳洲:
◆新西兰:
新西兰5月贸易帐盈余为7100万纽元
新西兰统计局周四(6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新西兰5月贸易帐盈余为7100万纽元,截至5月的一年贸易帐赤字为8.69亿纽元。
接受媒体调查的分析师此前预计,5月贸易帐盈余料为4亿纽元,年度赤字为5.2亿纽元。
4月贸易帐盈余上修为1.74亿纽元,截至4月的年度赤字为8.50亿纽元。
新西兰5月出口月率下降7.8%,进口则下滑3.9%。5月出口和进口年率均下降约1%。
数据还显示,新西兰5月经季调后贸易帐赤字为3.17亿纽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赤字。
新西兰统计局将于7月24日公布6月贸易数据。
新西兰联储5月净买入9,000万纽元,额度创逾两年之最
新西兰联储(ReserveBankofNewZealand)5月净买入9,000万纽元(约合7,000万美元),为2年多来最高净买入金额,而此前3个月均为净卖出。
新西兰联储在4月净卖出2.56亿纽元,为5年来最大干预规模,之前纽元贸易加权汇率触及汇率浮动以来高点。
新西兰联储主席惠勒(GraemeWheeler)5月底曾表示,由于纽元汇价近期仍然偏高,新西兰联储将会考虑加大抛售本币买入外汇的力度。但之后因预期美联储(Fed)将开始缩减宽松货币政策规模,纽元/美元自4月中触及20个月高点0.8676后已下滑超过10%。
5月份新西兰联储净购买纽元为今年1月以来首次,且为2011年3月以来最大购买规模,当时央行净买入5.25亿纽元。
新西兰联储在最近一次货币政策声明中曾表示,纽元尽管近期下滑,但估值仍高,预期将继续保持在高位。
[1] [2] [3] [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