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国际消息面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6月28日 10:43 259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日本经济:


  日本4月所有产业活动指数上扬
  周四(6月27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日本4月所有产业活动指数上扬,逆转上月的下滑态势。
  日本经济产业省(MinistryofEconomy,TradeandIndustry,Meti)公布,日本4月所有产业活动指数月率上升0.4%,至96.7;此前3月为下降0.3%。
  分行业类别看,4月第三产业活动指数月率持平,工业产业生产指数上升0.9%,建筑业活动指数上升0.3%,公共部门活动指数下降0.3%。
  日本所有产业活动指数用于衡量11个产业的活动状况,包括第三产业指数(tertiaryindex)、建筑业、农业、渔业、公共部门和工业产出的活动状况。该指数被认为非常接近GDP,是衡量工业和服务业产出的依据。
  第三产业经济活动指数反映了11个服务行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包括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电信、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和服务业。该指数是所有产业经济活动指数的核心组成部分。


  ■欧洲经济:

  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上涨63.57点,涨幅1.04%,报6,165.48点;德国DAX指数上涨129.69点,涨幅1.66%,报7,940.99点,法国CAC 40指数上涨76.22点,涨幅2.09%,报3,726.04点。
  欧盟财长周三试图就解决受困银行问题的规定达成一致,各国在政府何时可被允许救助这些银行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新规旨在停止动用纳税人资金进行的大规模救助行为,几个欧洲国家的政府已因为这样做而濒临破产。新规将把救助银行的负担转移到银行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身上。
  英国央行周三要求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确保自身能够应对利率突升的情况。此前,围绕超低利率时代以及央行资金充裕的局面可能终结的恐慌引发了市场持续一周的动荡。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周三在法国议会的听证会上表示,在可预见的将来,欧洲央行仍将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德拉吉称,欧洲央行的政策立场过去、现在以及可预见的将来会一直保持宽松。


  欧元区5月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减缓但符合预期
  欧洲央行(ECB)周四(6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减缓但符合预期,而私营企业贷款降幅超预期。
  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M3货币供应同比增长2.9%,预期为增长2.9%,4月同比增幅为3.2%,3月为2.5%,3至5月三个月月均增幅为2.9%。
  其中,5月狭义货币M1供给年率增幅自8.7%下降至8.4%;短期或隔夜存款年率为持平,4月为上升0.1%,而可交易金融工具年率降幅自13.9%加快至15.7%。
  M1加短期或隔夜存款为M2,M2加可交易金融工具为M3。
  数据并显示,欧元区5月私营企业贷款年率下降1.1%,预期下降0.9%,3、4两月分贝为下降0.7%和0.9%。3个月平均为下降0.9%。


  欧盟就银行救助达成协议打破储户不损失存款的禁忌
  欧盟财长们周四(6月27日)达成一致,投资者和富有储户将为未来银行倒闭共担成本,与多年来由纳税人买单的救助方式初步划清界限。纳税人买单的方式一直激起民愤。
  27个成员国的财长们终于就关闭或挽救受困银行达成共识,此次谈判长达七个小时,并持续到深夜。该计划规定,股东、债权人和存款超过10万欧元(13.2万美元)的储户应分担救援银行的义务。
  该协议对周四稍晚将于布鲁塞尔会晤的欧盟领导人是一个鼓舞,可以显示出他们最终开始在制服这场始于2007年中期的金融危机。
  欧元集团主席、荷兰财政大臣戴塞尔布卢姆(JeroenDijsselbloem)说道:“我们第一次达成一项重要的保护纳税人的救援协议。”
  这一规则打破了欧洲关于储户不应损失存款的禁忌,但就何时以及如何对破产银行储户实施强征,各国将拥有一定自由决定空间。
  法国财长莫斯科维奇(PierreMoscovici)暗示,各成员国财长还同意了法国的要求,即欧元区救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可以用于帮助欧元区17个成员国中陷入困境的银行。
  他表示:“这让整个事情连贯起来,这为系统构筑了稳定性,以及一个稳固的系统。”
  欧洲现在可以专注于构建“银行业联盟”的下一个支柱。但未来仍面临棘手难题,尤其是成员国或一个欧洲中央机构是否对关闭或重组坏银行具有最终决定权。
  官员们表示,预计欧盟委员会最早将于下周公布成立一个新机构的提议,这个新机构将承担“执行人”的任务。
  布鲁塞尔智库Bruegel的金融专家NicolasVeron表示:“最重要的讨论尚未开始进行,那就是将如何做出重组决定,现在说欧洲将共同行动还为时过早。”

[1] [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