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综合利用技术要锁定新方向

——访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冯安生

2013年06月18日 10:29 920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记者: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作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的专业部门,近年来在技术研发方面有哪些重要进展?
  冯安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我们开展的“共伴生难选钼矿资源选矿关键技术”项目,查明了滑石与铁矿的物质组成,确定了合理的磨矿粒度,创造性地实现了磁选分选滑石铁矿连生体,钼矿粗细分选。2012年5月在洛钼集团富川矿业有限公司三川选厂完成了850吨/天的工业试验后,富川公司将工业试验厂和3500吨/天规模焦树凹选矿厂实现工业应用,并将在3年内建成日处理量20000吨/天规模的现代化大型选矿厂,解决滑石型钼矿的选矿难题。
  我们对复杂难处理钨细泥采用“细泥预处理-常温浮选-重选”工艺,在宁化行洛坑钨矿有限公司细泥车间投入生产使用,钨细泥原矿进入53m浓密机浓缩后,通过旋流器组脱泥,溢流主要为10微米以下粒级直接排入尾矿库,沉砂采用一粗一扫二精流程浮选脱硫,硫化矿粗精矿进入硫化矿综合回收车间,脱硫尾矿进入选钨作业。选钨采用浮选-重选相结合的方式,浮选采用一粗三扫一精作业,得到合格的浮选钨粗精矿进入离心机重选,再经过浓缩烘干混匀,最终得到合格的钨精矿品位含三氧化钨20%,细泥综合回收率60%。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选钛厂采用了“强磁-强磁-浮选”工艺流程,在原料量不变的情况下,选钛厂钛精矿年产量由26万吨提高到2012年的52万吨,增加26万吨,回收率由20%左右上升到37.26%,较原流程提高17个百分点以上;钛精矿单位成本较原流程降低;硫钴精矿产量由1万吨提高到2万吨左右;年新增铁精矿20万吨规模,已累计创效8.23亿元。
  我们的高砷、高碳、微细粒浸染难处理低品位金矿石技术通过控制焙烧条件破坏包裹金的硫化物,使载金矿物结构上出现裂隙,同时固砷、固硫,抑制有机碳对后续提金工艺的负面影响,达到显著提高金回收率的目的。贵州金兴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紫木凼金矿原矿金品位2.6克/吨,有机碳含量为1.43%、砷含量为1.26%、硫含量为4.41%,采用干式磨矿和沸腾焙烧提金预处理工艺技术砷的氧化率达99%、硫的氧化率为98%、有机碳氧化率95.35%、砷的固化率达98.99%、硫的固化率72.95%,金总回收率80%。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